世上有萬千父母,養育之恩,有不圖回報,有挾恩求報。
蘇彤感謝老天給了她兩輩子,讓她都體會到了。
▍江今九提醒您八零之繼母摸索記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她隔著電話告訴孫紅梅“錢其實不用擔心,不是我托大,我現在真挺有錢的。”
孫紅梅知道她孝順,更知道她現在在陸家的日子不錯。但畢竟是做人媳婦,孫紅梅不想外甥女被婆家人誤會扶娘家。
如蘇彤所料,舅媽拒絕了“我知道你有錢,但你也給娘家花了不少錢了,如果我們想做點什么都跟你要錢,那成什么了陸家人怎么看待”
孫紅梅所說的給娘家花錢,是直蘇彤平時給娘家買點吃吃喝喝的東西,給魏家姐弟零花錢之類的。這在蘇彤看來不過是經濟能力范圍內做的一點舉手之勞,稱不上正兒八經的花錢。
不過她也不想隔著電話和孫紅梅爭論這個,不實際,她的主要目的是讓舅媽知道,經濟上有困難的時候要想到她。
所以她對孫紅梅說“他們不會多想的,他們只會盼著我們兩家都越來越好。反倒是你,舅媽,總不會我嫁人了,你就不把我當家人,跟我見外了吧”
這話孫紅梅真沒法說是,即使孩子長大嫁人了,也永遠都是她的孩子。
“行了,你這孩子越來越會說了,我說不贏你。”孫紅梅心疼電話費,嚷著不說了,要掛電話。
蘇彤在她掛電話前急切又說了句“真的,舅媽,你非常做買賣的天賦,如果想干,我一定支持的。”
孫紅梅心甜的跟喝了蜜似的,所以即使在給電話費的時候,給了足足一塊錢,也絲毫不心疼。
從郵局出來后,在郵局門口一直等她的張桂花看她笑得這么開心,忍不住問“和你家阿彤聊什么了瞧你笑得嘴角都快咧耳朵后邊了。”
“你管我聊什么。”
雖然被打趣,孫紅梅依然沒有收斂笑容,從張桂花手里接過自己的扁擔和籮筐,并反過來打趣張嬸“剛過完年那會每次提到我們家阿彤,你哪次咬牙切齒的。怎么,小雅寄了兩次錢回來,就讓你想開了”
說起那事,張桂花有些不好意思,嘖了聲,說她“都陳年往事了,你還提它干什么。”
小雅剛跟著村里人南下打工那會,她是真的恨蘇彤。雖說看到別人外出打工掙到錢她也心動,但是又怕外頭的世界滿是豺狼虎豹,把他們家小雅吃了。也怕小雅沒見過花花世界,會被外頭的世界迷了眼。
唉,總之那會是怎么想都害怕,恨不得立刻去城里把孩子抓回來。
知道小雅寄了兩次錢回來,也從同村人那里知道,他們家小雅過得特別好。本來是進廠是當工人的,但因為嘴巴會說,上了三天班就被破格提拔為前臺了。
張桂花不知道前臺是什么,但卻是看得出同村一起去打工回來的人羨慕的眼神的。她想這一定是非常好的工作,不然別人不會那么羨慕。
女兒在外頭混得好,又能掙錢,她還有什么好埋怨蘇彤的呢
。
冷靜下來后,她也覺得,女兒會南下打工可能跟蘇彤關系不大,估計是看同村那些外出打工的同齡人,過年回來的時候一個個都光鮮亮麗,羨慕了。
說到底還是他們家小雅有勇氣,才敢出去闖,才能像現在這樣寄錢回家,和她蘇彤沒什么關系。
張桂花就是這樣,不好就全怨別人,好就是他們自己能耐。
孫紅梅看得清清的,實在忍不住對著她冷哼了聲。
張桂花自知理虧,加上吵架又確實超不過她,便嘿嘿一笑,就這么過去。
兩人從郵局離開,又去市場買了點肉,才有說有笑往家里趕。
孫紅梅回到家沒多久,魏光亮也從干活回來了。
看到空空的籮筐,不是很敢相信,道“又賣光了”
“可不是。”孫紅梅一臉驕傲。
她辦了張小板凳坐下,趁著現在不忙,和丈夫說起想釀米酒賣的事。
這些天魏光亮也見識到了妻子釀的米酒確實好賣,再聽到這話,沒有了之前的反對。
“我想先像現在這樣,釀好了以后挑到鎮上去賣。等秀芝高考后,也等攢多一點錢了,我們再考慮租個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