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彤這一次站在了表弟這邊。
學習固然很重要,但很顯然,他這次真的非常非常強烈想嘗試干這件事,連賣什么,怎么賣都想清楚了。還在賣力說服父母以及電話那端的她。
她也年輕過,年輕并不是像很多書中說的那樣,鮮衣怒馬,無畏無懼。甚至很多時候恰恰相反,大多數人在那個年紀反而更多的是無助,迷茫。
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能對長輩說想干一件這輩子還沒干過的事,或許已經耗盡了積攢的勇氣。而且他還想得那么明白,結合實際,連賣什么產品,怎么賣都規劃好了。
一個人能想得如此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的時候并不多,更別提只有十來歲。而且表弟現在高二,學習任務確實還不是最重的時候,這個寒假不嘗試,接下來一年很可能真沒機會。她也相信表弟是個有分寸的人,不會做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
而且在她看來,這件事也并不和學習沖突。擺攤嘛,難道還能擺二十四個小時不成沒客人的時候,也可以在攤位前看書學習呀。
所以,她隔著電話幫著表弟一起說服舅舅和舅媽。
魏國豪的感動非言語能表達,只能不斷說對對對對來附和表姐,最后甚至還夸張說“姐,你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蟲,我怎么想的你都知道。”
蘇彤立刻笑罵“你怎么不說自己是蟲,幫你說話還說我是蛔蟲。”
魏國豪連忙認錯,不想得罪表姐這條粗大腿。
舅舅倒是有幾分被說服了,舅媽卻氣呼呼道“我讓他打電話給你,本還想著讓你幫忙勸勸,結果你還幫著他說話,這是要氣死我。”
“舅媽,才沒有這意思。因為舅媽民主,我才敢表達自己的意思。”
孫紅梅冷笑“以為給我戴高帽,我就會同意嗎總之這件事不行,是高中學生就應該不分日夜,不分寒暑假學習。”
“那樣很容易變成書呆子的耶。”
“書呆子也比浪費光陰強。”
孫紅梅氣呼呼掛了電話,蘇彤只能隔著電話對表弟傳達自己的同情。
陸母和陸老夫人也多少聽到了孫紅梅在電話里的咆哮,特別坐的近的陸老夫人,擔心問“你舅媽既然不想讓兒子擺小吃攤,你就幫著勸勸嘛,還將舅媽氣成這樣。”
“沒事的奶奶,我舅媽真正生氣才不是這樣子。”一起共同生活了一年多,這點蘇彤還是了解的。孫紅梅真生氣,那是連嚎叫的機會都沒有。她現在更多的不過是擔心,擔心兒子不務正業,影響了學習。
她對婆婆和奶奶說“為人父母,不都會這樣么,都怕孩子一時的錯誤選擇,將來付出重大的代價。”
說到這個,已為人母的陸老夫人和陸母可太懂了,特別是陸母,當初兒子棄政從商,如果不是還有那二十五間店鋪作底氣,她怕是也會愁白了頭發。
陸母說出自己的猜測“你舅媽家最近是不是周轉不過來國豪是不是想減輕家里的
負擔”
蘇彤不否認表弟有掙錢的想法,不過現在家里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他才來生出這個念頭,應該是觸發了他想嘗試擺攤欲望,加上現在家里條件好了,讓他有條件可以去做這個。
所以蘇彤最終還是否定了婆婆這猜測“有時候恰恰是沒有后顧之憂才敢去嘗試。”
這話陸母倒是認同的,對兒媳婦說“你再打電話多安慰安慰舅媽,老人家想法是跟不上年輕人的,多說說也許就聽了。”
蘇彤點點頭“等她先消化消化吧,晚點我再打電話過去,實在不行就親自跑一趟。”
表弟從來沒像這次這樣強烈想干一件事,萬一舅媽沒想通,真和表弟鬧出不愉快,那就不好了。不過她對覺得不可能,舅媽是肯定能想通的人,那可是魏家村孫紅梅,膽識領先全村人。
陸母很同意她這想法,勸不動確實是親自跑一趟好些。
晚上,陸一誠下班回來,聽妻子說了魏國豪想寒假在鎮上擺小吃攤的事。雖然覺得詫異,不過仔細琢磨一番,對他這行為還是很支持的。
蘇彤想聽聽他的想法,以為他會從商業角度去看,不料卻是聽到他說“這并不是什么影響重大的事,他想做就支持一下,也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