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將至,清遠縣的大街小巷洋溢著過年的氣氛,街市上尤為熱鬧。
雜耍賣藝是年節前必不可少的節目,在眾人駐足圍觀的叫好聲中,小販吆喝叫賣著紅靈靈糖葫蘆的聲音,帶著當地特有的腔調,像一出尤為有趣、抑揚頓挫的戲文。
街道旁支著大大小小的攤位。
賣字的先生提筆揮墨,一氣呵成,大大的福、春、囍字被人競相購買,寓意吉祥的春節對聯引得行人停步挑選。
攤位上擺滿了守門驅邪的門神與看灶護家的灶王爺畫像,印了百子圖、不老松的年畫,還有年糕凍魚,菜蔬鮮肉
抬眼望去,貨品琳瑯滿目,過年要買的年貨應有盡有。
來往購買年貨的百姓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將街市擠得水泄不通。
在街角轉彎處,一輛不起眼的烏蓬馬車悄然停下。
稍頃后,車上下來個年輕女子。
女子肩頭挎著件藍底白花的尋常包袱,穿著一身簡單的杏色裙襖,頭上戴著兜帽,臉畔還裹著厚實的圍巾,看不清長什么模樣。
不過,她無意轉首時,那雙清澈的眸子悄然一瞥,倒讓人看得出來,必定是個極出眾的美人。
女子付過車資,輕聲問不遠處的攤販“請問,保和堂怎么走”
保和堂是清遠縣有名的藥堂,幾乎無人不知,攤販熱情地指了指不遠處,走過這條長街,右轉到下一個路口,便是保和堂。
溫聲致謝后,她扶了扶身上的包袱,向藥堂的方向走去。
臨近年節,保和堂問診的人依然不少。
清遠縣屬于甘州治下,地處大雍西北,冬季十分寒冷,今年的寒風格外凜冽。
許多不耐冷凍的人感染了風寒,便想趁著年節之前,抓一副藥服下盡快好個利索,別耽誤過年時探親訪友。
保和堂只有兩間鋪
面大小,面積不大,隸屬于縣衙管轄,在清遠縣頗有聲譽。
藥堂里的崔文年崔大夫醫術高明,樂善好施,看病開藥,價錢便宜效果又好,很受周邊百姓的認可。
保和堂雖屬縣衙所設,但由崔文年掌管經營,坐診看病,只要藥堂能夠擔負盈虧,縣衙幾乎從不干涉藥堂的事務。
平素除了他看診外,藥堂里還有另外兩人,一個是他的醫徒劉行,另有一個是剛到藥堂來旁觀學習的富商之子丁末。
近日縣郊王二家的老母染了瘧疾,高燒不止,崔文年提了藥箱帶著去看診,等他回來時,藥堂內等候的病人已排成了長隊。
那一溜長隊在藥堂內轉了個彎又排到門外三丈遠,讓他忙得不可開交。
直到暮色四合,崔文年才看診完最后一個病患。
他提筆寫完醫囑,剛要起身,眼前又來了個挎著包袱的年輕姑娘。
崔文年坐回原處,抬起頭來,溫聲道“請坐,身體有什么不適”
姜沅拿開圍巾兜帽,輕聲道“崔二哥。”
崔文年一愣。
驚愕良久后,相見的喜悅溢滿眸底“沅沅,快來,我帶你去見長姐,她知道你來了,一定高興壞了。”
崔家宅子在藥堂后街不遠處的雙桂巷,走路只需一炷香的時間。
崔玥兒的茶葉鋪年前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