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閃而過,轉眼到了中秋節。
為了給長姐送嫁,崔文年也從甘州趕了回來。
清晨,迎著鞭炮聲聲,崔玥身著大紅嫁衣,在眾人的簇擁下,將手中的紅綢遞給了關郎君。
一對新人坐轎上馬。
送親隊伍在喜慶的嗩吶聲中出發,去往甘州拜堂成親。
目送長姐的喜轎緩緩遠去,崔文年的臉上露出一抹舒心笑意。
看姜沅抱著寧寧,還在怔怔望著那遠去的花轎,他溫聲道“沅沅,回去吧。”
他接過來寧寧抱著。
寧寧喜歡這位溫和俊朗的伯伯,乖乖趴在他懷里,咿咿呀呀地說著話。
崔文年時不時點頭應和幾聲,笑著夸她“幾日不見,我們寧寧會說這么多話了。”
姜沅輕笑,道“二哥,再過幾日就是她的周歲生辰了。”
八月二十五日是寧寧的生辰,崔文年挑起長眉,嘆道“一晃這么快,寧寧都要滿周歲了”
不過,他說完,神情卻微微一凝,十分遺憾地說“我還有要事,不能留在清遠給寧寧過周歲生辰了。”
姜沅不太明白。
崔文年道“我前些日子去了一趟甘州的惠民藥局。藥局有我認識的朋友,他告訴我現在藥局缺少醫官,已向醫正舉薦了我三日之后,我就要去藥局赴任了。”
他之前沒有告訴姜沅,是因為想要得到醫正舉薦的人太多,足有上百個年輕大夫,而他不過是百中之一,并沒有十足的把握。
但是,昨日藥局差人回信,醫正對他的行醫履歷十分感興趣,要他即刻便去藥局上任。
崔文年躊躇了會兒,低聲解釋緣由“這樣,我與小妤能距離更近,有了品級,我再去高府提親,底氣也能足一些。”
姜沅真心實意為他感到高興。
藥局的醫官責任重大,府衙對這種人才的選拔要求極其嚴格,既要大夫醫術高明,又要有高尚的醫德,競爭力度之大,是尋常人難以想象的。
崔二哥無論醫術還是德行,都不愧于此職,更重要得是,他這么年輕,能得醫正青眼,以后可謂前途無量。
他與高姑娘之間,想來不會再有什么阻礙了。
只是有些遺憾,崔玥剛嫁走,崔二哥也要帶著牛二叔離開清遠縣,這里,便又只剩下她與寧寧兩個人了。
崔文年很快動身去了甘州。
他一走,經營與坐診保和堂的重任,便落在了姜沅的肩頭。
先前她只需要坐診治病,不用考慮藥堂進藥,也不用參與藥行的事,現在這些大事小情,都得由她出面。
這日清晨,她剛到了藥堂,藥材鋪的馬車便停在藥堂外,來送上回沒給藥堂補足的藥材。
姜沅出去驗貨。
那些黃芪沒問題,只是那半袋子當歸只有幾根完好的,其余大部分都生了黑霉點。
姜沅留下了黃芪,讓藥材鋪的伙計把當歸帶回去。
那伙計道“姜大夫,最近當歸緊俏,不好進貨。你別這么較真,咱們縣其他藥鋪照樣要了這些貨,你只要讓人洗凈曬干,不怎么影響功效的。大不了我們掌柜給你少算些進價,這樣藥堂也不算虧”
清遠縣各家藥鋪用藥的定價是藥行商議定下的,保和堂的藥價都是按照最低來定價,他們開方賣藥賺的錢少,全憑看病的人多才能賺得一點診金。
這些診金算是藥堂薄利,也是分發給保和堂坐診大夫與醫徒的工銀來源。
以前崔文年在藥堂時,對藥材質量看得緊,這姜大夫是個女人,也許好說話一些。
再說,私下進點價低的藥材,她自己不也能從中賺上一筆嗎
誰知話音落下,姜沅擰眉看了他一眼,嚴肅道“你把這些藥材帶回去,價錢再便宜我也不會要。”
她說得很堅決,態度看上去沒有緩和的余地。
伙計搖頭暗嘖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