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會再委屈自己,也不會因為拒絕將軍而后悔,她理解他所做的一切,但有的時候,她還是因為傷害他的心意而有些微難過。
姜沅很快笑了笑,捏捏寧寧的小臉蛋,道“對了,你今日玩什么了告訴娘親好不好”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
寧寧高興地仰著小臉,咿咿呀呀跟娘親比劃起今日去了哪里玩了什么。
寧寧說話時,姜沅把棉兔子從她手中悄然拿走,遞給胡娘子,示意她收起來。
胡娘子嘆了口氣,打算以后再給寧寧依樣做個更好的兔子,省得她時常想起表舅。
不過,一連數日,胡娘子仔細觀察著,姜大夫神色如常,每日依舊是去藥堂看診,之后便回來帶寧寧玩一會兒,她并沒有因為表少爺的離開而傷心失落,胡娘子才松了口氣。
晚間用飯時,胡娘子尋了個機會,對姜沅道“姜大夫,你還這么年輕,以后若遇到疼愛你和寧寧的男子就嫁了吧,你總不能單身一輩子,寧寧也需要一個爹。”
姜沅沉默了一會兒,垂下長睫,認真思考著胡娘子的話。
這兩年呆在清遠縣,她忙于藥堂的事務,無暇分心去想嫁人的事。
但胡娘子提醒得沒什么不對。
只不過,遇到合適的男子哪有那么容易,她可以有這個心思,但未必會遇得良人,若是那樣,她寧愿孤身帶著寧寧過一輩子。
姜沅想了想,道“待以后再說,我現在只想精進醫術,治病救人,若真有合適的,我會考慮的。”
藥堂近日新來了大夫和醫徒,姜沅不怎么忙,她今日回來得早,哄下寧寧入睡后,便開始寫醫冊這是本不一樣的冊子,記錄了她研制的藥用玫黃粉,清肺丸,還有遇到疑難雜癥時開的藥方,她打算寫完這冊子后,待再參加年底之前的醫藥行會時,用來與各藥堂的大夫探討改進。
時間倏忽而過,姜沅去參加藥會前,那醫冊已經寫完。
這次的藥會是在清遠縣舉行。
出人意料得是,臨近幾縣的藥堂大夫相互探討疑難雜癥,姜沅深覺受益良多,不過,她那醫冊也得到了極高評價。
有一位參加行會的劉大夫已過天命之年,他捋著花白的胡須,對姜沅道“姜大夫,你如此年輕,于醫學之道已小有所成,如果能再得良師指導,以后必定造詣頗深,名聲遠揚。”
姜沅不追求什么名聲,但是,苦于無人指導,她現在的醫術已很難短時間內進一步提升,對方
是位經驗豐富見多識廣的大夫,姜沅虛心向他請教“您可知何處有招收醫徒的名醫”
劉大夫溫和地笑著道興州有位才致仕返鄉的太醫署女醫官,名為譚茹,你可以去拜訪她,不過,她脾性古怪,愿不愿意收你為徒,還得另說。”
姜沅沒有聽說過這位譚醫官。
她先前在京都時,絕大多數時間都困在將軍府,更沒有聽說過什么太醫署的人。
不過,她知道太醫署大都是男太醫,能在醫署做女太醫的,醫術必定不凡。
但可惜得是,興州距離清遠縣有千里之遙,她對那里不熟,又對這位譚醫官沒什么了解,拜師學醫的事,只能容后再想了。
但奇怪得是,那位劉大夫看姜沅謝過她離開,著急地往前攆了兩步似乎想說什么,但隨后又停下腳步,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過了幾日,臨近年節,清遠縣的大街小巷又熱鬧起來,四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慶氣氛。
姜沅今日有半天閑暇,趁著寧寧睡午覺的時候,胡娘子挽起袖子在炸酥肉丸,她對姜沅道“姜大夫,大年二十九灶王爺要上天庭稟報,得給灶王爺燒車馬,好讓灶王爺順順當當去天庭。家里沒扎馬,你去長街上的扎貨鋪子買一對兒來,再買六根撒芝麻的酥糖,給灶王爺上供。”
扎貨鋪子的扎馬,是用蔑條或秸稈做筋骨,做成高頭駿馬的模樣,清遠縣尋常百姓家,但凡有上了年紀的,都會做這些扎馬之類的東西,他們把送灶王爺上天這件事看得極其重要,說是會關系到來年家里的財運,胡娘子做為清遠縣的人,對待此事也分外認真,姜沅來清遠縣之前,沒聽說過這種風俗,現下聽了胡娘子的吩咐,便笑著出門去買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