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后,清遠縣的事務處理完,一行人踏上了回京都的歸程。
佟秋和嚴青還是少年心性,跟著師傅坐完車又坐船行了幾百里路,只覺得新奇又好玩,現下兩人憑欄欣賞著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臉上全是興奮,簡直要忘了自己要學醫的事。
他們沉浸在旅途風光中,姜沅的心頭卻不那么輕松。
她如今收了醫徒,就要擔負起師傅的重責來,回京都之后,要醫病授學,就要先籌謀開一間醫館,醫館的大小規模,地址選擇,需要的人手等等,都需要細細考慮,以前她只是專心醫病便可,籌建醫館于她來說,其實是一個新的挑戰。
就在她蹙起秀眉細細思量時,隔壁艙室響起寧寧清脆的聲音“爹爹看的什么書”
“唔,兵書。”
“爹爹給我看一眼。”
對面沉默了幾息,之后響起將軍略顯慌亂的嗓音“這本書不適合寧寧,爹爹給寧寧換一本書。”
“爹爹這本書好看,上面有紅色的圈圈。”
姜沅不由微微挑了下眉頭。
寧寧只識得幾個字,那書上的墨字她大都是看不懂的,但她喜歡朱筆勾畫的圈點。
不消說,將軍那書冊上的朱筆勾畫,定然是他那本書上的重要之處,方才經過他窗前時,姜沅還無意瞥見他正襟危坐,低頭一絲不茍地執筆在那書冊上劃記。
他有公務要忙,寧寧不好這個時候打擾他。
待姜沅走到隔壁時,便看到寧寧正仰著小腦袋眼巴巴地望著高高的柜頂,那柜頂上有一本墨色封皮的書,書脊上隱約可見“上冊”兩字,而將軍負手站在一側,一貫波瀾不驚的神色有些古怪。
“那書不適合寧寧看。”他輕咳一聲,有些不自在道。
那書想必亦涉及到他的軍務機密,姜沅會意地點點頭,她蹲下來刮了刮寧寧乖俏的鼻子,溫聲道“寧寧先不要看書了,慧兒姐姐方才捉了一條金魚,它的身體是紅色的,有巴掌那么大,游起來尾巴左搖右擺的,很可愛,你要不要去看看”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寧寧一聽,高興地拍了拍小手,嚷著要去看金魚,胡娘子在外面不遠處,聞言笑著牽了她的手,兩個人去了下層艙室找慧兒玩耍。
寧寧一離開,房里便安靜下來。
將軍本就有許多公務要處理,此番送她到清遠縣,又呆了數日與她們一道離開,那些公務文冊都是通過驛站快馬加鞭送來的,姜沅望了一眼他那書案上那厚厚一摞文冊那都是他此前未來得及處理積累下的。
他已伏案處理了一上午公務,姜沅有些心疼他勞累。
那書案旁有暖水釜,她沏了一壺清新提神的菊花薄荷茶,茶湯倒出,橙黃色與淺綠相得益彰,顏色好看,味道也甘甜清爽,淡香清雅。
裴元洵喝了幾口,神色逐漸恢復如常,不過,姜沅坐在他身旁若有所思地啜著茶,卻久久沒有說話,仔細看去,她那雙秀眉也微微
蹙起,似乎有什么憂心的事。
裴元洵默默看著她,沉聲道在想什么
想看葉信言寫的美妾第74章嗎請記住域名
姜沅回過神來,溫柔得對他笑了笑,道“將軍,之前去清遠縣,我已在御醫堂告了長假,這次回去,我打算辭去御醫堂的職務。”
御醫堂的大夫雖診術高超,但只可為皇宮和部分朝內重臣看診,平民百姓是接觸不到的,而城內那些大夫們開的藥鋪大多只能治療尋常的病癥,若是疑難雜癥,那些大夫的診治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先前師傅在太醫署任醫官時,每日事務十分繁瑣,用來看診授學的時間很少,所以,師傅只是在退隱后,才招了她這么一個醫徒。以后,她若想將自己的醫術造福于尋常百姓,就得先辭去御醫堂的職務,而若想要再精進醫術,還需要大量積累看診疑難雜癥的經驗,之后,再將自己心得體會傳授給自己的醫徒,所以,對她來說,開設一間醫館,是目前最好的解決之道。
裴元洵點了點頭,道“辭去職務甚好,若是開醫館,也并非難事。你想在哪里開醫館我回去便差人辦好。”
他十分在意她的事,對她開醫館也如此支持,姜沅很是感激,她輕笑了笑,道“對于開醫館,其他的尚不提,我確實有一個要求,醫館開設之初,許多事需要我親力親為,如此以來,忙碌時間便會加倍,我陪伴寧寧和母親的時間可能會減少,這家醫館要開在永安坊,最好距離侯府的距離不遠,這樣我便可以盡量節省每日往返醫館與府邸所花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