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下半晌林星火挨個給把脈的時候,方同儉就不這么想了,丫頭的小臉繃的喲,連老寧那個兵痞看了都犯憷。
除去兩個孩子,這四十九個人的大都在五十歲上下,可身體狀況卻比屯里年齡最大的老蒼頭還壞,個個都是一身病癥,其中像老寧在內的十二個行伍出身的人身上還有早年舊傷留下的老病根,而其中的九位女同志的身子骨更是虛的嚇人,已然狠狠影響了壽數。
河谷地這邊還太簡陋,兩個營養不良的孩子就暫時被魏奶奶領回家養了,老太太邊給孩子凍裂了口子的臉和耳朵抹藥膏,邊心疼的叨叨“這五積子六瘦的小模樣,唉給奶奶養幾天,包管把你們養胖了再送回來。”可憐喲,一下子讓她想起三年困難時期的春興來了,小小個孩子餓的皮包骨頭,肚子卻被水灌的老大。
“基本上都是憑一口氣頂著才沒倒,”林星火嘆氣“再這么下去,哪一天松了這可口氣,人要么大病一場,要么就”尤其是大冬日里突遭變故,這些人前幾天基本都沒休息好,
這下可有點難辦,既不能安排重活累活,也不能任他們閑著,倒不是不愿意讓這些老者們歇歇,而是怕閑下來他們胡思亂想,反倒好心辦壞事。
對于河谷農場的安排,老郭自然也得參與進來,這會子也跟著愁的撓頭“閨女,真這么嚴重”
林星火把自己邊診脈邊開的藥方子遞給他,老郭一翻那一張張紙上連成長串的中藥名兒就腦仁疼。
倒是老寧沒當回事,瞟了一眼那藥方子還叫方同儉“欸老方,你過來看看這個字兒”
閑不住開始撿柴火的方同儉聽見過來瞅了一眼,臉上就嚴肅了起來,這手好字一看就不是用鉛筆、鋼筆練出來的,這閨女只怕從小學的是毛筆字,還得有名家悉心指導過這孩子怕是成分也不咋好。
林星火還不知道人家看了藥方子就陰差陽錯的把她的成分蒙了出來,這會子腦袋里正轉的飛快寧老這響亮的嗓門倒是提醒了她,前幾天不是剛從煤礦的工人文化宮借了那么些書來嗎這些人別的干不了,但抄書肯定是能的
就連自稱“老粗”的寧老,寫出來的思想報告也是工工整整的。
何止抄書行啊,這些個被下放農場勞動改造的老干部簡直個個是寶貝
比如老寧,人不僅在戰場上灑過熱血,還經歷過紅色延安的大生產運動,甚至參加過南泥灣開荒,小紡車使的溜溜的,織布機的部件沒有比他更熟的老寧只從一旁指導,就讓不咸屯成功仿造出了第一輛織布機,要知道這是之前幾天里木工組差點沒把那頁圖紙看爛都沒能造出來的大家伙什
有了第一輛織布機,十輛二十輛還會遠嗎雪省這塊缺啥也缺不了木頭,木工組的進度很快超過了手搖紡線車組的紡線的速度,不得不又加制了十來輛紡車。
除了老寧,老家蒙省的楊耕順會用羊毛加工成毛線,老支書讓他用大隊倉庫里的羊毛試了試,又洗又捻的弄出來居然不比縣百貨大樓才有的毛線差多少。
父輩是舊社會晉北羊皮筏子工匠的老肖對硝皮很有一手,還會殺羊、劁豬,用皮子做羊皮靴也是拿手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