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恢復高考勢在必行的消息很快傳了出來。
十月份,報紙上正式公布了恢復高考的確定信息,并且規定了本年度的招生對象包括工人、農民、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等等,還有一條專門對于實踐經驗較為豐富且專研有成績有特長的,年齡也放的特別寬,三十歲以內,還不限制是否未婚。
普天同慶。
不咸屯二十多個社員并知青也著實放下心來。尤其是剩下的六個知青更是激動的淚花都冒了出來。他們這一年多太不容易了,眼見著同伴們使出各種法子回城,十二個人就只剩下六個沒著沒落的,怎么能不焦心
特別是他們這十二個人跟在別處插隊的知青不同,下鄉最晚的肖蘭芹也是自七二年就來了,一塊過了這些年,當真是處的比兄弟姐妹都熟了,乍然一分離,當真不是滋味。也幸虧老支書等人照顧他們,眼看人心不穩,就將這幾個的工停了,直接塞進大隊部聯合河灘農場辦的“互助學習班”里。
留下的六人中就有楊偉搏和崔霞這對知青夫妻,其實兩個人的家庭條件都還算不錯,尤其楊偉搏,據說他家里都準備要把化肥廠的工作讓給他了。但楊偉搏沒同意,因為按規定他回城的話不能帶家屬,只能帶走一個孩子。而崔霞,卻跟他不在一個城市,滬市的回城規定更加嚴格。小夫妻一旦回城,那勢必得各回各家,一子一女兩個孩子各歸一人。
當時雙方家庭甚至勸他們直接離婚,畢竟當時城里的工人職位太搶手了,為了能回城,那種過去只分配給壞分子的掏糞的活都有大把的年輕人爭著干。
頂著壓力沒離婚的小兩口過的壓抑極了,兩個年幼的孩子也戰戰兢兢地。外頭知青回城大潮如何洶涌,在不咸屯做廣播員的崔霞最清楚,國家電臺廣播上有統計播報,而本地報紙和新聞更多,為了回城,大家都瘋了,拋棄當地農村家庭的比比皆是,兩個知青離婚直接丟下孩子跑掉的也不少不知什么時候起,本地晚報上多出了很多小方塊的尋人啟事,尋的都是知青,每當崔霞照例在廣播上朗讀報紙內容的時候都心驚肉跳,很怕有一日自己和楊偉搏也成了這只占據一小點版面卻字里行間竟是血淚的主人公
萬幸萬幸崔霞脫產進入了互助學習班。剛開始她就真的只是想把耳朵捂住不聽外頭消息,學習也只是渾渾噩噩的不敢讓自己閑著,但學習班的氣氛緊張,課程更是排的滿滿的,從早晨到深夜,崔霞漸漸也沒精力胡思亂想了。而且學習班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周考找薄弱,月考決定下個月必上的課程知青們從前上學都沒這么嚴格過,但經過一次月考就把大家的勁頭都吊了起來他們聽到了師長們嘀咕的只言片語,說京市私底下傳來的消息,高考可能要重新恢復了也就是在不咸屯,大隊部才有這魄力在消息未確定之前,就大手筆的敢辦這脫產學習班。
那一刻,崔霞真覺得扛在肩頭的枷鎖碎了一地,而夫妻倆腳下搖搖欲墜的基石再次穩固了起來。她窩在楊偉搏懷里哭了半夜,楊偉搏摟著瘦成一把骨頭的妻子也濕了半塊枕巾不咸屯再好,再堪比世外桃源,他們仍舊眷戀著繁華城市。
次日把兩個孩子送到小腳老太太育兒組去的時候,一家四口腫著眼睛,卻難得都咧著嘴笑著。
但從冰雪未化等到寒冬再來,遲遲得不到正式通知,學習班里不止知青著急,連比他們先脫產幾個月的本屯年輕人都坐不住,同學們打招呼就能看到對方嘴上的燎泡。直到今天,不僅正式的招生章程通知了,還透露了本年度高考將在一個月之后在全國舉行
今年就要恢復高考
大家先是流著淚抱在一起慶祝高考恢復,繼而狂喜歡呼比起其他只有一個多月復習時間的人,他們可是提前了大半年就開始學習了這種優勢無限放大,崔霞此時真有一種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覺。
“我就說咱姑不會騙人,她之前拍電報讓加緊學習,果然”有屯子里的后生咧著大牙笑的歡實。
魏春鳳和魏春興姐弟倆個收起本子紙筆“今天咱們都散了吧,想給家里拍電報的就趕緊報到大隊部,有別的事的也安排好了,后頭一個月咱們就啥啥不管,只一心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