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癡大師就是脾氣太好,若換是我,一定要給他個好看,哪里容得他如此囂張?偏偏還以禮相待。”
“放屁,你知道他是誰嗎?也敢大放厥詞!”
“就是,黑衣修羅知秋一葉,乃是近兩百年來,名傳天下的道門高士,據傳,他早已經跨過生死界限,修為神通,堪比陸地神仙,別說是不癡大師,就算是五臺山的不嗔大師見了,只怕也要以晚輩自居。”
“黑衣修羅,知秋一葉,原來是他?難怪...........”
眾人議論紛紛之間,明悟來人身份,一個個的連忙收斂了口中的不敬言語,那些所謂的官紳名士或許不清楚來人的厲害,但是作為修行之人,他們卻清楚的很,這位絕對是當今天下最不可得罪之人。
來人赫然正是江晨,此番前來,正是來了卻與不癡大師之間的六年之約,蓋因這個被不癡大師收錄門下的小童不是別人,正是六年前江晨追殺千年蜈蚣精金鈸法王時候,親自送上金山寺寄養的那個嬰兒,如今,他已經六歲了,早開了智慧,跟隨著不癡大師修行,如今,卻要正式入門了。
事實上,對此江晨早已經有所預料,畢竟,一個在寺廟之中長大的嬰兒,他的周圍都是和尚,從小就接受佛法熏陶,再加上人為的刻意引導,出家當和尚,不過是順其自然的事情罷了。所以,在接到不癡大師傳信的時候,江晨沒有半點意料之外的神情,御劍破空,直馳金山寺。
以江晨如今的修為,御劍飛行的速度之快,縱然還未達到瞬息千里的程度,但劍光一閃,一百里的路程總是有的。是故,縱然以最慢的速度而論,江晨本也應該早就趕到金山寺了,可惜,他在路過清苑縣的時候,為當地百姓求雨,耽擱了不少時間,以至于他趕到金山寺的時候,拜師大典已然開始。
好在,雖然拜師大典已經開始,但也僅僅只是剛剛開始而已,倒也并不算太晚,不癡大師先叫那小童見過江晨,拜謝救命之恩,爾后方才繼續先前的拜師大典,受戒儀式。
“今爾識菩提,皈依我佛前,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戒,能持否?”
“能持!”小童毅然應聲,話語之中,滿是堅定,令人能夠清晰無比的感應到其中的真誠實意。
“爾今受我戒,今后當自持,不偷盜、不****、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好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觀聽、不得高廣大床上坐、不得非時食、不得捉錢生像金銀寶物,此為沙彌十戒,盡行壽不得犯,能持否?”
“能持.........”
傳授戒相之后,不癡大師當即又為門下這唯一弟子宣說出家的利益,使其了解這一身份的尊貴之處,以免妄自菲薄。
其功德究竟多大?比須彌山更高,比巨海更深,比虛空更廣闊,不癡大師以此三比說明出家功德之巨,難以描述。
為何出家能成就如此功德?因為它是出離輪回、走向解脫的開始,是對生命的徹底改變,對痛苦的徹底根除。世人所有的努力,如成家立業、榮華富貴等,相比出家所成就的利益,都是有漏而暫時的。
當然了,這些都只是佛門的說法而已,江晨對此卻是不屑一顧的,雖然,佛門之中有不少的修行法門,讓他很是眼饞,也愿意參修一二,取其中精髓,提升自己修為。但是,他卻絲毫沒有加入佛門的打算,相比之下,道門崇尚道法自然,在這一點上就好上許多,也更得他好感。
儀式一步一步的進行,不得不說,這可比他當初在僵尸世界拜入茅山門下的時候要來得莊嚴嚴謹的多,從早上開始,一直持續到中午之前,方才進入到最后的尾聲階段,由師父為入門的弟子取一個法號,在道家,則被稱之為道號。
“爾身具佛蔭天緣,借仙人之手入我沙門,日后自有無量前程,我今為爾一取法號,望你今后能夠以無邊佛法渡盡苦海蒼生。”不癡大師輕撫小童頭頂,臉上滿是祥和微笑:“以后,你的法號便為:‘法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