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熱鬧,雖比不上京城繁華,但美酒佳肴也不少,綠柳河畔,泛舟其間,自有一股江南水鄉的優美意境。
趙府位于東城,遠離喧鬧,幽靜雅致,十分寧靜。暮色降臨,趙府門前便點亮燈籠,府中的各處走廊也是亮如白晝。
今晚趙府特別熱鬧喜慶,原因無他,是因玉熙長公主從京城來了,所以府中的下人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不敢怠慢。
趙夫人容茵喜笑顏開,比新年還高興,不,確切的說,比兒子娶媳婦還興奮。玉熙是姐姐的女兒,自小看著長大的,就跟自己女兒一樣。眼下三年未見,容茵自然興奮,玉熙沒來前,她幾日沒睡好,此時玉熙來了,容茵便拉著她說話,說了一下午,直到晚膳才歇會。
和姨母敘舊一下午,玉熙這才想起傅安年和林學安兩人,忙吩咐身邊人去請他們過來。
容茵板著臉不大高興,她和傅安年的那點事,不止整個京城知道,遠在臨安的容茵和趙云洲也知道,或者說,整個大晉朝很多百姓都知道。
容茵止不住好奇問“公主怎的帶傅大人來了”
玉熙陪她說了一下午話,剛才喝了一壺茶,這會嗓子還是火辣辣的,干渴。
“姨母誤會了,此事不是我的主意,是陛下安排的。”
她沒說假話,出宮前,她壓根不知道傅安年會跟著,沒有人告訴她,宋明胤瞞著她,傅安年也透露出絲毫消息來。是出京那日她才知道的。
玉熙也猜到姨母和趙云洲的想法,避免他們誤會,她又多解釋了一句“事先我是一點不知情。”
容茵點點頭,雍容華貴的臉上帶著得體的笑,她拉過玉熙的手,撫摸她的手背,慈祥憐愛,跟普通的長輩并無區別。
傅安年老遠就感受到融洽的氣氛,想著等會他過去了,氣氛還能如此,那便好了。情況是,他想多了,瞧著他進門,容茵臉色當即就變了。
更別說慢一步進來的趙云洲,母子兩瞧見傅安年那是相當的礙眼,連個好臉也沒給他。
“傅大人來了。”容茵畢竟是長輩,坐在那不動如山也沒人說她的不是。
傅安年挑著眉梢溫和的笑,眼下的情況跟他預想的一模一樣。就知道今晚過來沒那么輕松,果然。
就像林學安說的那樣,他就是來受氣的,雖是這樣,但也是他自己愿意。
“幾年不見,姨母可好”
話音剛落,屋內死一般的寂靜,細小的針掉在地上也能聽見。幾人一臉震驚的瞅著他,似乎不信他會這般說話。
最驚訝的莫過于玉熙,她啟著紅唇,當場愣住,像看個陌生人一樣看著他。
他是如此厚臉皮的人嗎顯然不是,可剛才的話是怎么回事
他們已經和離,按理說應該叫趙夫人,而不是跟她一起喊姨母。他什么意思
玉熙合上唇,茫然的盯了他半響,然后默默臉色微紅的移開視線。
須臾,眾人反應過來,紛紛別開眼,裝作無事發生。
容茵回過神來,冷笑兩聲,道“別,這聲姨母我可當不起,傅大人還是換個稱呼。”
傅安年故作驚訝的哦了聲,沒有絲毫尷尬,“哦,夫人見諒,從前喊習慣了,一時沒改過來。”
他的話假的很,跟玉熙成親三年,也就見了趙云洲和容茵一次,怎么可能喊習慣分明是故意的。
容茵冷哼兩聲,嫌棄的神情和玉熙有點像,她掃了圈,朝一旁的丫鬟點點頭,然后道“行了,別站著了,既然到了臨安,我們趙府自然要好好招待。別傳出去說我們沒有禮儀。”
容茵說話不好聽,一直斜眼瞄著傅安年,分明是說給他聽得,只要他表現出一絲的惱怒,容茵立馬就會找茬,讓他下不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