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們低著頭,只當沒聽到,余小姐是個正經讀書人,還是正兒八經的舉人,有些聽不下去。
正想呵斥,那院門卻悄悄開了一角,一個腦袋露了出來。
“四姐,我不想去明天的賞花宴。”
自出生的那刻起,余昀就是整個余家捧在手心的寶貝。
嵐朝男兒多輕賤,素來有一女半兒的說法,偏那尚書右丞家不同。
余大人與正君感情頗好,便是后院小侍再多,也尊重正君,未曾讓一個孩子從小侍的肚皮里爬出來。那正君也的確頗有福氣,肚皮足夠爭氣,婚后四年,一口氣給余大人生了個女兒。
那原先嘲笑余大人的同僚,徹底沒話說了。
縱是她們娶的小侍再多,也沒有四年抱個女兒的,還都是嫡女,比庶女說出去好聽多了,庶子更是沒法比。
余大人雖說官職不高,僅是正四品,在京城不算出奇。可她素來與人為善,余家又有些邪門,素來多生女兒,便又有足夠的姻親。
即便不像鄉下人家那般思想封建,女兒多的人家到底會被人高看一眼,余家歷來便是高娶,正君大多出身名門。
余大人的正君,便是從二品光祿大夫的嫡子,她幾個嫡妹娶的也都是高門,家族可謂盤根錯節。
余大人是長女,她的妹妹們有的從商,有的入贅了更高的門第、安心吃著軟飯,還有的走了仕途,官職卻都沒有她高。
嚴格來說,整個余家如今就一個余大人是正四品官員。
可稍微懂些的人家便知道,余家和那樹一般,露在外面的樹冠雖不大、不甚出奇,底下盤根錯節的樹根卻讓它牢牢扎根于京城,不可小覷。
這樣的人家,便也沒人想去得罪的。
余正君一氣生了個嫡女后,肚皮安靜了許久,直到8年后,方才再度有孕。
這次肚皮極大,余大人素來愛夫,特意請了御醫來看,方才知曉懷了雙胎。
消息一傳出去,全京城便又皆是羨慕了,那段時間余大人的同僚都鮮少與她說話,只覺得這人實在子嗣運頗好。
大年初一那日,余正君發動了,生下一雙龍鳳胎。
那時的太上皇還特意賜了不少珍寶,也算是借了龍鳳胎的喜慶。有那心眼子靈的,便想先把那龍鳳胎里的弟弟定下來,結下親家。
左右不過是個兒子,想來不會和閨女似的,讓余大人舍不得。
誰料余大人還真就拒了,她在一次同僚小聚上,酒后放言,想給兒子招贅。
同僚們“”
都四個女兒了,還舍不得一個兒子不成
此后再沒人提起與余大人結親的事兒,有些資歷老的也覺得余大人此人韜光養晦,不愿出太多風頭。
可余大人還真是這般想的,她女兒多,糙著些養也沒什么,反正女兒家也自當頂天立地。
可兒子呢在閨閣不過養個十來年,便要嫁人吃苦了。再不嬌養著些,還如何是好
她便極為寵愛這小兒子,尋常人家給兒子的規矩,她從來不立。便是正君從宮中請來的教養公公,在5歲的昀兒攤開通紅的掌心大哭一場后,也被她辭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