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能生火,本是作為火焰的薪柴而言。
燃燒之后木便會發生變化,這樣的只能是凡火、異火,而不是木中火。
這種火焰更像是共生,煅燒也能促進植物的生長,植物生息反而也能為火焰更多的生機與原料。
生生不息就是這種木中火的特質。
也只有這樣的火焰,才能溫養瀛玉的元神,也順便還能給她多些護身的手段。
只是這火難得就罷了,還是眾多火焰之中保存辦法最繁雜的一種,非得有長久不斷的芯才能長燃。
而且這芯還得與火主相合,才能用得隨心。
不過這些繁瑣的準備都難不倒鎮元子,至于運氣方面鎮元子對瀛玉的運氣很是放心。
就算自己有疏漏的地方,以此地的福源來說,估計也不算什么太大的失誤。
確定了方向,鎮元子和瀛玉知會過之后,就開始在島中游走選材,開始做采集木中火的最初準備。
首先核芯的主材一定要是和瀛玉息息相關,而且具有循環意蘊的東西。
其次,這份主材還不能量少,得有足夠的試錯的余地。
尋來找去,鎮元子最先挑了瀛玉本體和衍生出來的枝條花蕊作為主材。
可算了算,還是轉變了方向。
真說起生生不息,還是這些被天雷淬煉之后的根系更合適。
瀛玉的根系已經在長久的演變之中,同其他的梨樹都不太一樣了細細密密如同細網。
其中很大一部分攏著礦石,能用充足的靈氣促進這些礦石如同根系一樣繼續生長,最是貼切。
其余的還要兼顧一棵樹的生長與繁衍,無時無刻不在從水中、礦脈中,甚至是雷霆中吸收靈氣,供養整座島嶼的循環。
還有一部分則是專門運送水源的根系,島上的泉眼大多都是從這些管狀的根系之中涌出來的
這些用途不同的根系互相糾纏在一起,共生共存,數量極多,正是作為主材的好材料。
剩下的輔料要求則更加豐富。
不過也不算難,機緣巧合之下,島嶼下方的礦石挑挑揀揀,居然也剛好符合。
哪怕瀛玉碰不到鎮元子,或許在根系長久吸納雷霆的過程中,島嶼自己也會生出其他的火焰。
鎮元子就不止一次在礦脈中看到了金中火熄滅之后的痕跡,也證實了這一點。
可惜島中水氣過剩,再加上草木繁茂,金氣又沉于海底,終歸是弱氣了些,只能燃燒些許時候,給島上加些礦精罷了。
鎮元子既然做,就要做的最好。
取了燃燒過金中火的根系,又從周圍的礦精上取了些許精粹,這才從容離去。
回到府邸將這些材料加工一番,作為采集火焰的前期準備。
相比于其他火焰,木中火的誕生全看運氣。
有時候放著放著自己就著了,有的需要費勁千方百計,才能有個火點,還不一定是木中火。
鎮元子認真地設了陣法,一邊教著瀛玉,一邊帶她親自煅燒這些材料。
看著這些炫彩的原料一塊塊化作石液,一點點退去雜質,一點點變少,又慢慢融合進根系之中,瀛玉只覺得受益匪淺。
鎮元子真是把煉器的手法傾囊相授,各種技巧、各樣細節叮囑了一遍又一遍,還帶著瀛玉自己摸索,嘗試親自籌備、采集。
沒想到這次取火卻有些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