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態度和藹面容慈和,恰似是一再尋常且德高望重不過的高人。
并不具備任何的攻擊及威脅。
只是再平和不過的將事件陳述,并且做出勸慰及討教。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今日之天下,已非是大秦之天下。縱使施主留有后手,尚有余力。但人皇氣運所鐘的是唐皇,而非是秦皇。”
“世間種種,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施主何不放下”
繼而又道我佛慈悲,對嬴政做出許諾。
道是只要這帝王愿意放下手中長劍,皈依我佛,那么自不失護法明王之位。
直叫嬴政輕嗤的同時,亦不得不道上一聲,好一張利嘴。
擁有著一張利嘴,似乎極擅長于嘴皮子功夫的老僧閉上了眼。
指尖念珠微微轉動,有六字真言從老僧口中吐出。
此六字真言又被稱為六字大光明咒,為大慈悲之心咒。
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為十方諸佛所贊嘆。
擁有極強大的威能及手段。
更遑論是經由這老僧的口,被吐出。
摧滅貪嗔癡,閉塞輪回路。
并不局限于消災延壽、開明智慧等種種。
便在老僧真言出口的那瞬間,陽世之間,正循著驪山皇陵方向而來的白衣大士似有所感。
當即停下蓮臺,起手宣一聲佛號。
但當大士目露喜色,以那玉凈瓶中,楊柳枝在虛空中點過。
欲要以云臺水鏡顯現,遙遙做出窺探之時。
只聞得一聲輕哼,有聯系被切斷。
恰如泥牛入海,再沒有任何感應。
于是大士苦笑,搖頭,再度向著既定的方向而去。
但這并不影響冥府之內,枉死城外,阿青見此而目露謹慎。
甚至生出忌憚。
枉死城外的阿青尚且如此,枉死城內的嬴政
嬴政以手中龍淵劍揮出,開口,對著那老僧道
“朕想要的,朕自來取。同爾等有何相干”
不屬于此世且不愿皈依的帝王仿佛因此而說出了一件全然不相干的事情。
只是下一刻,隨著這帝王的話語而落下,是一字又一字的真言似虛還實。
幻化成咒語凝固成鎖鏈。
在嬴政左手手腕間昆侖鏡印記微微發熱的那一刻,從這帝王的血肉與靈魂間穿過。
并且將其禁錮。
神魂識海之內,神器碎片意識失聲,而后戰戰兢兢表示抱歉。
但已經不需要這昆侖鏡的意識再多言,有鎖鏈自手腕之間穿透的嬴政卻已然明白了前因后果,看到了老
僧身側身影。
是身上流露著同秦廣王一般氣息的又一殿閻羅。
是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的九不象。
于是嬴政便清楚,從那老僧現身那一刻開始。又或者說在那更早之前,他所面對的,從來便不是那老僧一人。
只不過
“竟如此勞師動眾”
有鎖鏈纏繞,有一字又一字的真言在對自己做出鎮壓與煉化的君王似有幾分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