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瞳孔緊縮面色巨變,那帶著面具的鬼王,又或者說曾經的秦國將軍李信直直的將目光望向崔判官。
試圖從這陰神面上找出任何說笑及玩鬧的跡象與證據。
但很可惜,最終的結果似乎要叫李信失望。
陰神的假面也好莫測的神威遮掩也罷,以李信的眼力,根本便無法從崔判官的面上窺得分毫。
這樣的發現無疑叫李信有些難受。
心中升起淡淡的無力與惶然。
出身高貴少年成名,深受君王賞識。李信的遭遇,自然要較之以那不能封侯的后輩李廣,更加平坦順暢。
更不必說他所遇到的君王,空有殘暴之名,對待臣子其實足夠溫和,足夠信重。
只是恰如同李斯或許忠于秦皇,卻未必忠于大秦,忠于天下與理想一般。當嬴政故去,大秦
固然嬴政有著一世二世而至千萬世的野望,可沒有了嬴政的大秦,又如何能夠是曾經的大秦
更不必說那種種的陰差陽錯與有心算計之下,即位的是十八公子胡亥,而非是公子扶蘇。
嬴政統一六國用了十年。
但帝國的毀滅與崩塌,卻只在這帝王死后,只在那一瞬之間。
其中,為這帝國挖墳掘墓的有趙高,有胡亥,有自以為聰明的李斯。
其間的種種,同李信本不當有任何相干。
冷眼旁觀明哲保身,較之以被權勢迷了眼的李斯,李信自然是更懂如何將家族和自身保全的。
只不過
“將軍終究是叫朕失望了。”
屬于嬴政的話語在李信耳邊回蕩。
有那么一瞬間,李信其實是想要嘶吼,想要吶喊,想要做出辯解的。
什么樣的辯解
在秦失其鹿天下兵戈四起劉邦攻入到咸陽,他雖然未曾有過任何動作,卻想過將秦王子嬰保全的。
只是只是什么呢
在既定的事實面前,所有的辯解都是如此的蒼白且無力。
李信讀不懂秦皇,讀不懂帝王。但想來,對自己感到失望的皇帝陛下,是不愿意再給自己任何機會的。
更不必說現在的李信早已經不是那個敢在帝王面前,拍著胸膛表示最多只要二十萬軍隊,便足以攻打、覆滅的李信。
所面對的更非是那秦皇。
因而李信隱藏在面具之下的面色變了又變,卻是開口,帶著苦意道
“敢問崔判官,我可有別的選擇”
為秦皇效死,這本是每一個秦人的榮耀。
但兜兜轉轉,李信未曾想到,竟然會在這樣的時候,以這樣的方式,被這些陰神們推上這樣的道路。
因而話語甫一出口,于崔判官那冷厲且沒有任何變動的目光之下。李信忽然便知曉了答案,明白了自己所應該做出的選擇。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生前未曾盡到的責任,在死后,終是要還回來嗎
李信隱藏在鬼面之下的眉眼間看不出任何情緒,整個人仿佛是凝固成一尊辨不清面目的頑石。
回應過李信的是崔判官高高在上且極具壓迫性的眼神與嗤笑。
“沒有答案,慈航。”
渭水之上,道士,又或者說東華帝君手中長劍收回。開口,給出答案。
繼而轉了身,以目光望向那閃爍著粼粼波光的湖面,對著大士道
“本座知你在懷疑什么,疑慮什么。但你當知曉,若是本座動手”
東華帝君口中的話語微微停頓,有有形而又無形的因果與絲線糾纏,將這神明切割。
于是那一瞬間,這古老且神秘的仙神恍若陽光下早已經破碎,卻強行維持著完整的琉璃塑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