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下千回百轉,已然有了主意。
“遺直這些年越發老練持重,我有心提他,但又擔心旁人說他年輕不知事,是仗著父輩的榮光才進了中樞,便把他外放出去了,想著讓他好好歷練一番,如今已滿三年,我早就下了手書,要將他調回朝堂。”
房玄齡聽說自家兒子無事,不由的松了口氣,又聽著兒子有出息,眼角眉梢全掛了笑。
自家既然沒事了,那他也有閑心來關心旁人了,便又替已經去世的老友杜如晦問了一句“萊國公去的早,臣早年與他交好,如今斗膽問上一句,不知杜家兒郎現下如何”
問來答案,他回去以后對著好友的牌位,也有話能言。
如何還能如何
不是造反流放,就是被貶官,總之全都過著一眼就能看到頭的日子唄。
李治嘴角微抽。
杜如晦那一輩,就他跟弟弟杜楚客兩個人還算得上出息。
早年杜楚客也還好,口齒伶俐,辦事勤勉,算是個可用之才。
偏偏杜如晦一走,這位弟弟就飄了,覺得哥哥可以,弟弟一定也可以。
于是,這個飄得厲害,已經快要膨脹成氣球的杜楚客毫不猶豫的卷進了他兩個哥哥的皇位爭奪戰中而且還非常雞賊的學習了一下他的哥哥杜如晦,也挑了一個次子。
武媚娘辛辣點評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杜楚客真是急著去黃泉路上投胎。
不過,杜楚客的選擇也不是那么讓人難以接受。
畢竟當時的李泰確實盛寵極隆,是個所有人看著都想去燒上兩下的熱灶,杜楚客選了他不足為奇。
或者說,如果不是魏王權勢滔天,太子也不會感受到這巨大的壓力,從而心態徹底崩潰。
本來,當時他大哥已經承受不住壓力,都整出了一次失敗的玄武門之變20了,眼看著太子之位就要被廢,魏王登上皇位指日可待,杜楚客的投資可以說是大成功。
誰知道就算是在這么光明的前景之下,他四哥都能硬生生整出一回自殺式襲擊,杜楚客別說是從此飛黃騰達了,要不是他見勢不對,及時的棄帥保車,阿耶又看在當年已故萊國公的份上放了他一馬,他大概得跟四哥做個伴兒,一塊兒被流放去東萊墾荒。
現在現在也沒好多少,本來一個有野心有潛力的人,要是肯熬資歷,現在怎么說也能夠熬進中樞,偏偏他非得給自己挑一條捷徑,結果就是他這輩子只能夠在外頭做個普通的縣令,要是干得無功無過也就罷了,一旦犯了錯,往日的舊賬一道算起來,能把他直接送下去。
至于杜如晦的兒子們嗐,日子過得還不如他們二叔呢。
杜如晦的次子跟著他大哥李承乾瞎摻和,學著他爹搞玄武門之變,結果就是全家一塊兒打包流放這讓他怎么說
跟他阿耶說萊國公的兒子跟著他爹杜如晦學造反,現在流放的流放,造反的造反,抄家的抄家,整個家里都數不出幾個全乎人,甚至如果不是您當年發了善心,就連萊國公的畫像可能都得被扔出凌煙閣的
他阿耶真的不會被緊急送進太醫局嗎
于是,李治想了想,決定給老父親編制一個善意的謊言“山賓如今在四哥府中為長史,四哥對他多有舉薦,我瞧著他也不錯,曾經讓他做了工部尚書,這陣子四哥生了病,我看他心念舊主,是個有情有義之人,也不忍讓他日夜擔憂,便給他準了假,讓他去看四哥了。”
嗯,杜楚客確實在當工部尚書,只不過他四哥的自爆速度太快,導致杜楚客沒干兩年就不得不回家種地了。
至于四哥生不生病的問題反正他早都下去陪阿耶了,想必不介意被他拿過來用一下。
更何況,如果四哥知道他死后都能夠發揮情緒價值,安撫一下阿耶,泉下有知,應該也會高興的。
黃泉的李泰李治,我嘩。
“而萊國公的長子杜構,他體貼民情,實在是不忍看百姓吃苦,于是同我請愿,去了慈州,晝夜繁忙,有時候忙起來,甚至連折子都忘了給我寫,時常上折子請罪,恐怕是現在忙到昏了頭,所以才沒有發現手上還有這么個東西。”
李世民面露歡喜之色“那就好,那就好,這孩子可是塊璞玉,最是憐貧惜老,當年還曾為百姓們改良釣具,被奉為釣魚之神他如今能有這份心,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而且還是在慈州當官,那可是個富庶的好地方,曾經是趙國都城邯鄲的所在之處,杜構能在那里做官,想來混得不差。
杜家后繼有人,他也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