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皇子的伴讀都坐在身后,被分配了一張矮桌,其中太子是唯一有兩位伴讀的皇子。
第三排右手邊還空著,胤祚想當然地以為那是五阿哥的位置,走到四阿哥身后準備坐下。
“六弟,來,坐我旁邊。”四阿哥出聲,朝胤祚揮手。
大阿哥回頭問“老五今天又不來”
三阿哥眼睛沒離開過書本,但嘴上答得飛快“蒙古又來客了,五弟得陪太后。”
大阿哥搖搖頭,頗有點為五弟惋惜。
被太后撫養是好事,但被太后溺愛就不是好事了。五弟因為一直養在太后膝下,常常被太后拉去招待草原來的各路親戚,進書房三個月,他來上課的日子屈指可數。
偏偏太后又是最不重漢學的人,老五功課跟不上她老人家一點也不在乎。而皇阿瑪因為孝道,似乎也不想和太后爭論,隱隱透著放任五弟的意思。
大阿哥建議“今兒徐師傅要講順天府春闈的題解,老三你多抄一份給老五送去唄。”
三阿哥眼睛依舊盯著書本,但這次沒開口回答。
“老三,老三哥哥我和你說話呢”大阿哥抬高了聲音,“給老五送份去啊,他為那些蒙古人落下好多課呢。”
三阿哥還是不答話。
老大就愛仗著自己大幾歲,支使他們這些小的干這干那,他半點不信大阿哥這么做是為了五弟的功課趕上進度。
他這么做最大的可能,是為了彰顯他友愛兄弟,團結兄弟。
這么看的不止是三阿哥一個,太子坐在前面邊翻書邊插嘴道“大阿哥這話說岔了,滿蒙一家,五弟協助皇祖母招待蒙古親貴也是門功課,我等這門課都不如他。”
“太子爺,您怎么妄自菲薄呢您怎么會有功課不如別的兄弟呢大哥我可從來沒看出來啊。”
大阿哥瞬間化身斗雞,字字帶刺地說“五弟協助皇祖母招待蒙古親貴,那是皇祖母招他去的。您可不一樣啊,您是昨日天不亮,一個人主動去的慈寧宮,在太皇太后那兒又是拜會了科爾沁的幾位臺吉,又是和蒙古來的兩位上師法師暢談佛理。”
他身子前傾,朝太子抬抬下巴,“最后,您還給咱們小六捎了個開光金佛。王道孝道兩手抓,臣永遠敬服太子。”
被牽連進戰火的胤祚渾身上下都透著無辜。
看來這大阿哥和太子根本等不到康熙三十七年,強烈懷疑他兩是不是從小就掐,天生氣場不合。
他又長長嘆了口氣,無奈地搖頭同時微不可見地翻了個白眼。
四阿哥余光里瞧見了弟弟的反應,略略有些好笑。
六弟小孩一個,連書都沒背幾本,已經開始厭煩哥哥們的爾虞我詐了。
他朝胤祚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動靜小些不要出頭。
同時笑笑說“大哥,解題我來抄吧。正好去看五妹妹時候一并送給五弟。”
“哦,好呀好呀大哥不好,把你給忘了。”大阿哥接過四阿哥遞來的臺階,又反手夸他,“還得是你老四,有同母弟弟妹妹的人就是會照顧人。就瞧你對老六吧,昨兒還踏踏實實給他講了好久的法華經。就這一點,你強過我們所有人。”
太子猛地合上書。
這大阿哥真是沒完沒了
少陰陽怪氣兩句是會便秘還是會腹痛
既然不想讓他安生,那今天誰也別在書房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