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位圣人對道祖身邊兩個童子統治的天庭百般看不上眼,可自從這位天府星君歸位,為天庭制定了一套完備的禮儀之后,闡教圣人的口風就開始變了。
從前這位
根本不拿正眼看玉帝王母,如今卻偶爾會贊一句“不愧是隨道祖修行多年的記名弟子,縱然修為不濟,到底比那等濕生卵化,披毛戴角之徒強上一籌。”
練氣士身邊的童子不算正式弟子,卻也隨之修行。因日常貼身伺候,得到的指點并不比親傳弟子少,因而又叫做“記名弟子”。
若親傳弟子和善的,日常見了這些童子會喊一聲“師弟、師妹”,似元始天尊般高傲的,能拿正眼看一下,那都是心情大好了。
如今他竟親口承認玉帝王母是道祖的記名弟子,也就約等于承認了是他的同門,怎能不讓人詫異
太乙真人聽過一次之后便記在了心里,回到乾元山,在自家弟子面前,不免說嘴,又被靈珠子記在了心里。
他本是女娃冠上的一顆明珠,因日夜隨媧皇參道得了靈性,漸漸生出靈智來。
媧皇參悟造化之道成圣,心性最是慈悲,便時指點他修行,令他短短千年便得了道體。
原本就這樣,在媧皇座前修行也很好,他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靈珠子。
只可惜,媧皇所修之道與他不合,靈珠子乃是天生的殺伐之相,日后注定要血染疆場。
一番推算之后,女媧娘娘便將他托付給了乾元山金光洞練氣士太乙真人。太乙真人喜愛他資質靈巧,遂收為親傳弟子,多年來一直悉心教導,百般疼愛。
靈珠子雖性子跳脫調皮,卻非是無心無情之輩,自然感念師傅的一片真心。
因而,聽了太乙真人轉述元始天尊的話,又聽見自家師傅將那天府星君好一番夸贊之后,靈珠子便有幾分不服氣,想著若有機會,定要逮著對方切磋一番。
不過,這次慕九思的衣袖遭殃,的確是意外。
原本靈珠子正在追逐一頭妖獸,想要取了那妖獸骨入藥,配合特殊功法打熬筋骨。
誰知那妖獸狡猾,還自帶混淆氣息的天賦神通。靈珠子的三昧真火受那神通所惑,追到半路將慕九思誤認了,才有了先前那一番相識。
原本靈珠子以為,能作出整套禮儀的,定然是個鶴發童顏,嚴肅正經的老神仙。
哪曾想,這位天府星君不但出乎意料的年輕俊美,行事更是進退有度,溫和大方,讓人如沐春風。
那一刻,靈珠子似乎明白了,為何他們教主和他的師父,都對天府星君贊不絕口了。
找茬切磋的心思瞬間淡了,他卻又靈機一動,想著不如把這位星君請回乾元山去,把那套禮儀也教教他師父,好讓師父下次再去昆侖山聽道時,在教主面前長長臉。
哪曾想,一時好心,給了那絳珠草幾滴靈芝甘露,就把人給跟丟了。
如今可好了,兇獸跑了,天府星君也沒了。
靈珠子郁悶至極踩著風火輪一個旋身,就往乾元山飛去。
他得找師父控訴一番您的風火輪不行,連一介太乙玄仙的云都追不上,往后可別再到處炫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