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小生意,可該有的還是得有。
“下回,下回我送貨的時候給你弄一批,我說實話啊,給飯店,我賣的是一個九分錢,但是運你這兒,我得費點功夫,給你單獨運價錢得高點,一個一毛,你看行不”
這得單獨送過來,忒麻煩,價錢還成,沈思勤就沒有講價。
“行,先給我來五百個。”沈思勤想著,等買了就放屋里,慢慢用。
這么多應該夠用很長一段時間了吧
“好,那下次我給你送來”
說定了,他們就開始正經對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些都是晏季菡定好了的,沈思勤仔細看過,沒什么大問題,沈思勤就沒有改變的意思,按照原本的單子來就行。
進完貨,時間還不到九點。
沈思勤伸了個懶腰。
今天陽光正好,他拿起昨天沒看完的雜志,去小賣部門口一邊看店,一邊曬太陽翻雜志。
一直到了十點,沈思勤才準備做飯。
因為他還想吃雞肉,中午的菜譜他剛才就想好了。
比起黃燜雞,其實沈思勤還有種很喜歡的雞肉做法,那就是辣子雞
不管是川味的干炒辣子雞,還是傳統的滑炒辣子雞他都喜歡。
川味辣子雞口味重,香辣咸香,配主食是一絕,以前在工地的時候他就好這一口。
吃上了,干活有力氣,味道還好,夠解饞。
他是后來才知道,辣子雞還有滑炒的傳統做法。
那味道就不一樣了。
滑炒的辣子雞,只放青椒,不放辣椒,口味稍稍淡一點,但是雞肉嫩滑,還有淡淡的回味。
兩種都非常不錯,考慮到很多人不能吃辣,而他昨天吃過黃燜雞之后,他就知道這具身體的耐辣程度很一般,干炒辣子雞太刺激了點,最后他還是選擇了滑炒辣子雞。
別看相比而言滑炒辣子雞口味清淡,做法可不簡單。
先是要將雞肉腌制。
傳統做法是放蔥椒料酒,他沒買到,就用普通料酒了。
生抽、鹽、味精、胡椒粉適量,抓拌均勻。
不需要加糖提鮮,盡量吃原味。
腌制一刻鐘之后,加入淀粉水抓拌勻。
青椒斜著切塊,姜蒜大蒜切片。
架鍋倒油,第一次滑炒這油得多倒點,但也不能到淹沒肉的程度,就是要那種油倒多了,卻看著不是故意的那種感覺,這油不能太熱,差不多三四成熱的時候就得下雞肉。
滑炒個十來分鐘,肉就變色了,香味跟著出來。
將雞塊撈出來,瀝油。
把鍋里的油倒出來大部分,留一個底,放青椒煸炒出味。
再把剛才倒出去的油弄回來點,花椒、蔥姜蒜,外加生抽丟進鍋里,接著煸炒。
最后將雞塊倒進去,一塊炒香,就可以出鍋了。
沈思勤能吃蔥姜蒜的味道,但是不喜歡在菜里吃到蔥姜蒜,所以這會他干脆就在煸炒蔥姜蒜后,用漏勺又撈出來。
味道有,但是吃是吃不到的。
光想想都覺得不錯,沈思勤決定往后就這么做了。
這種不需要悶熟的菜,做好后最好是弄出鍋,要是擱在鍋里,肉就會過爛,口感變差。
他順手將一大鍋雞肉盛到個大鐵盤里。
椒段青綠、雞肉嫩黃,這顏色搭配在一塊就很誘人。
肉香和青椒特有的微辣清香結合,空氣中都是菜香味。
他打開窗子和廚房門通風,他眼睛余光順著過道一看。
好嘛。
這會,他門口已經有好幾個搬著板凳馬扎坐著等的街坊了。
沈思勤對他們笑了笑,不慌不亂地轉過身,趕緊將自己、小侄子和藺圣錦的那一份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