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陽腦袋嗡嗡地記價錢。
孟自強靠自己找到了工作,還有了一個絕對不會欺壓他的老板,在宿舍群嘚瑟了幾天,“老板”來了,他興高采烈地拉著夏陽看他布置的幾個點。
“貨是我挑的,貨架是我和我爸擺的,這么放是不是看著還挺順眼的來來來,還有這兒,之前店里剩下的小零碎,我瞧著滿大街都是這種東西,不好賣,質量也一般,反正也沒成本,不如當贈品送吧,滿二十塊錢送一個,當開業福利了。烤腸機我放這兒了,還有玉米,這些好賣。哥你覺得再弄個榨汁機怎么樣咱們自己就有水果,鮮果鮮榨”
夏陽被孟自強拖著到處看。
不得不承認,在怎么經營一個小店上,他表弟比他能干。
孟自強思路很清晰,選的大多是針對游客的商品,飲料、零食、面包、雨傘、雨衣、紙巾等等。
小部分是針對街上餐飲店和小鎮居民的生活用品。
積分系統也是針對他們。
水果則單獨放了一個區,他還留了個空擋,預備放榨汁機。
結賬臺旁邊,烤腸機、煮玉米的鍋和煮茶葉蛋的鍋,擺了一排。
孟自強還想弄個籠屜學別人便利店賣包子。
不過這些設備需要花錢,和榨汁機一樣,他等夏陽回來一起商量。
夏陽聽的一愣一愣的。
小姨讓他別被忽悠“你們剛開始干,東西可以慢慢添置,沒必要一下子什么都買齊,純壓錢。”
孟自強還要說,被親媽一巴掌打斷,“包子什么包子,咱街上多少小吃店早上包子鋪就好幾家,人家賣的不貴,味道不錯,我都想去人家店里吃小籠包,別人出門旅游吃飽了撐的非要到咱家店里買包子”
夏陽頓時又覺得小姨說得很有道理。
夏蕓英又囑咐“鎮上有推銷送貨的,那些餅干、面包的你們別讓他們亂給卸,咱旁邊就有蛋糕店,前面也有賣餅干的,雜牌子的沒人買知道嗎”
夏陽點頭,順手找個小便簽本開始記。
夏蕓英瞧見了直樂,他們家仨孩子,夏陽靠手記,慧慧靠腦子記,大強不記。
“平常水果你姨父每天從家里給你捎點兒,周末量大,我讓老張給我送完也給你送一趟,錢你別給他,記清卸了多少,月底我給他結。”
夏陽“好,那我也月底給您結。”
夏蕓英“行。”
她又敲敲兒子“什么好賣,你每天回家給我匯報一遍。”
孟自強“知道知道,我爸不是每天也來嗎”
聽這話,夏蕓英又想揍兒子了“什么也指望你爸,要你干什么的以后你掙了工資也給你爸吧”
夏陽及時救他,“東西這么多,說可能說不清楚,不然我每天拍個照片吧。”
夏蕓英“也行。”
小姨父“還是陽陽想得周到,拍出來你不天天來,也知道什么新鮮不新鮮。”
夏蕓英“也是,陽陽,你心細,賬和錢你管,讓大強記了幾天賬,還用著電腦,記得跟狗刨過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