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柴興家的一進來,王夫人只覺得眼熟,賈母卻是一眼就認了出來“你不是茱萸嗎”王夫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是賈敏身邊的大丫頭,后來跟著她嫁去了林家,只是賈敏當年的丫頭太多,走到哪兒都是前呼后擁的,而且幾十年過去,當年伶俐清秀的丫頭也變成了兩鬢白絲的婦人,她才沒認出來,不由地感嘆“還是老太太的眼力好。”
李紈道“老太太一直惦記著姑太太呢,連她的丫頭長什么模樣都還記得。”
柴興家的進門來先給賈母磕了三個頭,正欲開口,眼淚先流下來了。
賈母也眼眶泛紅,此刻也不嫌林家帶上來的人多了“就你一個來了的嗎當年敏兒帶了八個陪嫁的丫頭出門,現在都還好”一面又命她起來,細說賈敏這些年在林家過得如何、最后生的是什么病。
柴興家的一一道來,提到賈敏時更是嗚咽出聲“其實自從小少爺沒了之后,太太就病了,后來愈發嚴重,姑娘侍奉湯藥,守喪盡禮,過于哀痛,也舊病復發,老爺一夜之間白了頭,夜不敢寐,親自尋遍了江南名醫良藥,才守得姑娘好轉。”
賈母聽了,愈發心疼外孫女,忙命單大良家的“叫門房的人盯得再仔細些,瞧見林家的馬車轎子,就趕緊來告訴我知道。”
而那廂,黛玉跟著姑母一起上了車,一路上人聲鼎沸,街市繁華,隔著紗簾,只覺得街邊建筑、口音,皆與江南大有不同。林滿道“長公主的公主府和殷家的宅院本就緊挨著,這條街上還有禮部尚書田大人的官邸和翰林院秦大學士的院子,所以下人們口風都格外嚴實,誰敢往外透露出一丁點兒主家的事,都沒有好果子吃。”
黛玉想了又想,還是問出了口“我們家的房子離這兒近嗎”
林滿呆了一呆,作為已經嫁出去這么多年的女兒,聽到娘家侄女兒用“我們家”這個詞,還是有幾分感動的“不遠,離你外祖母家其實也不遠,是個五進的院子,肯定沒有榮國府奢華就是了。”
“也夠了。”黛玉數了數林海如果回到京城來要帶的仆從,甚至算上了姑母帶表弟回娘家時要帶的人手,怎么算,二十來間屋子也夠住了。
林滿笑著拍了拍她的手。
說話間,殷宅便也到了,黛玉往外看去,只見一道三間的獸頭大門,匾上大書“殷府”,灰墻碧瓦,氣派無比,然而馬車再往前走了兩步,立時便被五間大門、赤墻金瓦的定國長公主府給比了下去。
黛玉只跟著林滿,先進了公主府的角門,換了轎子,又至垂花門,換成幾個婆子抬轎,穿過游廊廳房,才到公主府的正房。丫鬟們掀起轎簾,林滿領著黛玉下了轎,身后的軟轎上,殷適也走了下來,三人隨著丫鬟們進了正堂,只見屋中金碧輝煌,正中坐著一個氣度非凡的婦人,身后站著兩個年輕媳婦,黛玉便知其是定國公主,忙隨姑母行禮,還未來得及跪下,便被公主身邊的女使扶住了,只聽得公主笑道“一家子見面,何須多禮。”又對身后的兩個年輕媳婦道,“還不快去拜見你們二嬸娘。”
于是兩個人趕緊來與林滿行禮,殷適又獨自給公主、兩位堂嫂行禮,一家子見過禮后,公主便道“兩個孩子都是第一次見,我做長輩的該備一份表禮的,只是準備得倉促,你們不管有用沒用,收下就是了。”身邊的女官便趕緊端上賞賜,殷適與黛玉都有筆墨紙硯各一份、裁衣裳的青紋紗各兩匹、果子點心各兩盒、金珠子、玉珠子、沉香珠子手串各一串,殷適獨有的“狀元及第”小金錁子十個,黛玉的則是十個小金瓜子,都用紫檀木盒子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