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應力。
所以在宋心怡饒有興趣觀察著屏幕的空檔,青年在全息手表中點開了李雅的人物卡。
李雅(西區領航中學明星選手)
近戰能力評分:B
中程作戰能力評分:C
遠程作戰能力評分:C
戰術應變能力評分:B
戰術執行能力評分:A
他對李雅稍微有點印象,后者是這一屆除了紀明雪和李景之外唯一一個在戰術執行力上評價到達A級以上的選手,然而她糟糕的中遠程作戰能力限制了她的發展,因此在選拔日的順位并不是太高。
而且西區的領航中學并不算知名高中,這所學校歷史入圍聯邦級賽場的次數寥寥無幾。學校對于李雅的評估并不算高,不過宋心怡看起來倒是十分看好這個新生。
“這個新生有什么特殊之處么?”
聽到身后傳來的疑問,宋心怡白了青年一眼:“她反應很快……你瞎了?”
有關這一點只要看了監控屏幕就能一目了然。
不過,反應很快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在宋心怡的認知里,有些人反應快是因為超乎常人的集中力,憑借身體的本能來應對戰場上的各種情況;而另一種則截然相反,他們大腦的獨特構造決定了其與生俱來的發散性思維,他們反應快的原因不是“看見了”,而是“想到了”。
宋心怡調閱過這一屆所有單項能力達到A級以上的新生人物卡,她覺得李雅屬于后者。
不要小看了檔案室下方的考核儀器,它所考核的是每一項能力的縮影,李雅正在經歷的反應力考核,實際上就是戰術執行力中的一個小環。反應力、個人協調力、團隊協作力,這三者合在一起就是戰術執行力的評判標準。
“你瞧,她已經找到規律了。”宋心怡挑了挑眉。
雖然她用X病毒改變了那臺儀器的程序,但作為傳統音游,它依舊有規律可行,再難聽的音樂也有它的旋律,只要摸清了規律就能事先做出判斷。
“沒想到你也有失手的時候。”青年調笑一聲。
他猜測宋心怡本想用這臺儀器考核一下王沈的能力,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李雅來。測評王沈的原因倒是很簡單——身為這一屆的首席生,但他卻由于沒有參加過聯邦級賽事,官方并沒有為他制作人物卡。
現在選手信息的網站上連王沈的名牌都沒有。
“如果你真的能領會我的意圖,聯賽就該由你制定戰術了。”宋心怡毫不留情地譏諷青年。
她從不會給自作聰明的人保留情面,就連隊長也不例外。
青年只得訕笑。
“他們所面臨的最大敵人不是這臺儀器,而是時間。我真正在考核的,是我那小學妹的黑客技術——李雅只不過幫她拖住了時間,可如果她無法破解X病毒,這場考核將會一直進行下去,直到重啟完畢的機器人打爆他們的腦袋。”
宋心怡瞥了一眼電腦屏幕,她的小學妹似乎已經開始進行嘗試了。
在另一邊,周珂和宋心怡的悠然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她滿頭大汗,臉幾乎都要貼在電腦屏幕上了。她略顯夸張的動作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然而當他們看見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綠色代碼時,頓時知趣地走開了。
周珂正在試圖破解X病毒的秘密。
也算是托了李雅的福,她才能第一次看見X病毒的詳細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