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掛組是學生之間的戲稱,但它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能更直觀地反應一個隊伍的紙面實力。你剛剛經歷過選拔日,四院對于新生、尤其是首輪無比看中。首席不僅僅代表一名新生現在的實力,其中也包含了學院對他未來潛力的看中。每一屆的首席生,就是學院認為能夠進入外掛組組級別的選手。”
這一屆不同的是,王沈不是有潛力成為外掛組俱樂部的成員,而是已經達到了那種地步。
“這一屆的二隊,和往常任何一屆隊伍都不同,這都源于大和學長的理念,現在這支二隊是拆了3支校隊級的隊伍湊出來的。”
“還有這種操作?”
“實際上每個隊伍一個學期結束都能進行隊伍成員的變更,只要隊長不變,隊伍重組就在規則限定之內。”楚河說道。
“這樣也有問題吧?”周珂質疑道:“如果隊伍頻繁重組,隊友之間的默契幾乎沒有默契,配合起來很容易發生失誤。”
“通常來說是這樣沒錯,不過在二隊身上就不同了。他們的打法,和‘國家隊’差不多。”
這下周珂也了反駁的借口。
所謂的“國家隊”自然也是學生口中的戲稱,這種隊伍只存在于世界級的舞臺上,由四院各一隊王牌選手拼湊出的隊伍,理論上來說,“國家隊”是一支沒有死角,每個點都能成為絕對強點的隊伍。
而在這種狀態下,默契反倒沒有那么重要了。
一只普通的隊伍紙面戰力假如是80,那么或許他們通過默契的配合能夠發揮出90-100的戰斗力,然而“國家隊”的紙面戰力卻是500,就算他們因為配合不佳只能發揮出450的戰力,也足以碾壓任何一支普通隊伍。
周珂也立刻明白了楚河話語中的深層意思。
交流賽時,她制定的戰術是以王沈作為絕對核心進行的人員分配。可試想一下,如果對方一支隊伍里有6個王沈,那就真的不需要戰術,每個人自己去攻占一個重要點,僅靠F2A都能帶走對手。
“大學四個年級,而我們僅比你們高一屆就能成為三隊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上一屆的特殊班和大和學長的那一屆的特殊班拼到了一起,變成了現在的二隊,他們現在坐擁了四名外掛組,兩名準外掛組的選手……不過大和學長看起來并不滿足于此,王沈,如果你和夏冰加入了二隊,那么二隊就會全員都是外掛組了。”
“你的意思是說,二隊里面至少有四個和夏冰學姐和王沈這么強的選手?”連周珂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是啊,雖然聽起來有些不自量力,但說起來,我們和二隊還有一些私人恩怨。”
楚河話音未落,一名女生氣喘吁吁地從樓下跑了上來,她環顧一圈,就直奔大和那一桌。
“大和學長,不是說一起去實驗室嗎?你們怎么突然想著來這里聚餐了啊……”
來到附近,女生也突然停下了腳步,皺起眉頭看向他們。
——“夏冰、楚河,你們怎么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