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人格障礙。
表演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過分感情用事或夸張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在行為舉止上常帶有挑逗性并且他們十分關注自己的外表。并且帶有自我表演,過分的做作和夸張的行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賴性特別強,自我放任,不為他人考慮,表現高度自我中心的特征。
“而在犯罪學的角度上來看,擁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兇手有很高概率會返回現場。”
驚恐之下,田博士請來了中央城區的名偵探毛栗先生。
經過初步推斷,毛栗基本確定了早上來叫醒田博士的,很有可能便是兇手本人,也即是14年前在一年內犯下18樁命案的連環殺手。
“你也聽說過這人?”王沈說道。
“這個連環殺手可是個名人。”毛栗大叔說道。
在犯罪界,這名連環殺手也絕對算得上傳奇人物。18樁兇殺案,當時幾個行政區最優秀的警員都聚在了一起,然而除了犯罪現場標志性的幸運四葉草之外,這名殺手連一丁點線索都沒留下。并且那18樁命案中還包括了一名刑警。
“其實在世界上像這樣的犯人不在少數,還有不少廣為人知并作為傳說成為一個時代的不解之謎……類似的比方說19世紀末歐洲倫敦的連環殺手開膛手杰克。雖然這世上絕大多數兇手都有動機可尋,但偶爾也會有難以捉摸的罪犯。”
“毛栗大叔,你研究過他么?”
“18樁命案中,倒數第二個被害人叫徐泊,是個相當老道的刑警,我們曾經因為一樁案件共事過。之后我們偶爾也有郵件方面的往來,他遇害前夕,還把手頭上的案子和我參詳了一番,可惜在我們探討出更多的可能性之前,他就遭遇了不測。”毛栗的語氣聽起來十分惋惜:“在當時的狀況下,如果再給我們一段時間,說不定那名兇手的傳說就破滅了。”
這位徐泊警官恐怕就是徐子清的父親。
王沈默默地想到。
“其實當時那些警察都陷入了一個誤區,當時已經死了16個人,他們總是在比對死者的身份、遇害的地點、犯案的手法,試圖從中找出某種冥冥之中的聯系來。”
這倒也不能怪他們,犯罪動機往往是破案的關鍵所在。
“但是對于有的兇手來說,殺人僅僅是他們的個人興趣,他們會因為一時興起盯上某個受害者,并將其殺害,而我和徐泊最后都認為,或許這16名受害者并不存在邏輯上的聯系,徐泊覺得兇手仿佛是在完成某種儀式。”
“儀式?”
“你聽說字母表殺人狂么?”
王沈搖頭。
“有些犯人會執著于用某種特殊的手段殺死被害人,而所謂的字母表殺人狂,便是用了26種不同手法殺死了26名被害人,從A至Z,這就是最典型的‘儀式’。”毛栗說道:“我之前辦案的時候見過這種類型的兇手,殺人對他們來說仿佛是一種獨特的藝術。”
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喜歡繪畫,也有的人喜歡殺人。
“既然警方對他束手無策,那他為什么消失了14年?”
“因為他‘作品’已經完成了。18樁命案或許就是他‘藝術’的最終形式,一名‘藝術大師’在完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后,大多會選擇封筆。”
“或者也有可能是當你殺到16個人的時候,你在和徐泊的交流中發現他隱約察覺到了你的意圖,而為了避免你在完成作品前被人破壞,你就索性殺了他,并且將他作為了作品的其中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