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啊。”
王沈被王欣搞得有些糊涂。
她那探究性的眼神以及不自覺表露出的好奇心不似作假,那么這樣一來,他剛才“幻聽”的內容究竟來自哪里?這件手術室里只有他和王欣兩個人,為了保證實驗的私密性,生命科學院的隔音設備是最頂尖的,他不可能聽到另一個屋子里人的竊竊私語。
除非,在他睡覺的這段期間里,他又忽然獲得了第三個能力——順風耳。
“你醒來的正好,我有一些新發現。”
“你說。”
“我首先測試了你的超能力場。”
這自然是王欣最關心的問題。
如果一名能力者同時掌握了兩種能力,并且還都能發揮出5級超能力場的效果,那么兩者的結合無疑是恐怖的。數據顯示,王沈的的確確掌握了兩種能力。
“但奇怪的是,兩種能力測試出的結果十分弱小,只有1級的強度。”
一級強度,相當于沒有。
哪怕能力再特殊,也沒有任何一個研究者會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1級強度的能力上。然而在王沈的案例中,這卻加強了王欣的興趣:“我從能力者協會調來了你剛入會的資料……幾個月前,你第一次進行能力測試,測試等第為A級。而接下來的時間就十分有趣了,在院內選拔的決賽以及四院聯賽上,你都展現出了對于超能力場的運用,這說明你的能力最次也提升到了4級力場以上的強度,而一周前比賽里你用的那招,毫無疑問,完全符合5級超能力場的全部特征。”
出錯的不是王沈,而是他們現有的評定系統。
王欣已經初步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只有當王沈使用能力時,相應的力場波才會出現,而當他不使用能力時,他和其他任何能力者都不同,掌握的能力會處于休眠的狀態,直到他主觀上再次喚醒這些能力。
她從來不相信什么最強Lv1,以及友情破顏拳。
想要對王沈的基因序列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就必須打破陳規,完全跳出原有的框架,這樣才有可能了解到這種能力的真諦。
“難怪哥哥會輸給你,你這個人……完完全全就是個怪胎啊!”
只不過當王欣稱王沈為怪胎時,她眼中不是鄙夷與排斥,而是近乎于狂熱的興奮。
“你測試的時候,應該用的是常規的等第測試儀吧?就是那種從綠燈到紅燈的,每個燈光對應著不同的等第。”
王沈不置可否。
這還要追溯到開學前夕的時候了,實戰考核結束后,他、古翔以及米拉米雪被田博士臨時叫到了小房間,進行了十分隱秘的測試。
測試過后,他們便被送往能力者協會報道了。
“果然,那個儀器只能測試‘傳統’的能力者。”
等第對于能力者而言尤為重要,它幾乎決定了能力者的上限。
一個D級能力者哪怕他一天除了吃飯睡覺都去鍛煉能力,也無法覺醒超能力場;而一個A級能力者就算每天吊兒郎當,吃喝玩樂,他最后取得的成就也會遠遠高于絕大多數能力者。
能力者這東西從一開始就定了性,它完全是天賦的產物,努力在這個領域起不到太多作用。
“當然,D級到A級的序列不是憑空亂想的,超能力與人類的基因序列相關,而一個人最終能鍛煉出多強的能力,也從出生的那一刻便寫進了基因序列里,而我們則能通過血液測試,將這一序列測量出來。”
——“而發現這一切,并制定出整個系統的人,便是近代生命科學的奠基人,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