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一晚上沒吃東西,而隊友已經幫你點了金拱門,這就是一次堪稱完美的團隊配合。
“所以說,災厄這次搶東區銀行也是為了好玩么?”
王沈和秦迪坐在一間雜貨鋪內,這是秦迪的“偽裝場所”。平時秦迪就是以走私區的一位普通商販身份暗中收集情報的——走私區臨海,這里不但是整個東區消息最靈通的地方,同時還能打聽到國外的動向。
“好玩?也不見得。”秦迪搖頭:“你知道么,人的固有印象是很難改變的。”
“固有印象?”
“嗯,其實人在認知的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為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打上標簽。”雜貨鋪難得來一個能聊得上天的人,秦迪也變得健談了許多,之前他嘗試過與溫妮莎交談,但事實證明溫妮莎并不熱愛交流:“就比如我們首先給溫妮莎打上了‘冷漠’的標簽,之后她做的一切事,只要沒有過分出格,我們都會潛意識地把這些事往她身上的標簽上靠攏,從擴充我們腦海中的數據庫,數據庫存在的時間越久,我們的固有認知就越難改變。”
王沈不知道秦迪是怎么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延伸出這么多學說的,但實際上他對秦迪的學說并不是很感興趣,之所以發問,純粹是因為他在吃雞腿堡,而秦迪坐在對面盯著他看,他被盯得十分難受。
“所以呢?”
“我們對災厄也有數據庫,災厄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線中時,就是無法無天的恐怖分子,而通過他們的所作所為,各個組織的情報部門也對他們貼上了基本的標簽,其中最鮮明的,就是‘無目的性’,‘純粹的興趣犯罪’。”
“但是,現在狀況改變了。近幾年,災厄搶劫的頻率大幅度提高,而且他們的官網也很少再出現燒錢之類的挑釁行為。”
“難道說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過去行為的中二性了么?”王沈問道。
本質上來說,災厄的理念就和那些把自己想象成破壞之王的中二少年差不多,只不過,他們能將自己的想象付諸于實踐。
“應該說,他們的行動越來越有目的性,也包括這次的東區劫案。”秦迪說道:“搶劫銀行,是最能讓人一夜暴富的方式,我們逐漸發現,災厄近年來這么做,是因為他們在斂財,搶奪大筆資金,將其囤積起來。”
“他們之中不是有很多富二代么?”
“我猜那些成員的關系應該非常復雜,甚至有可能他們的家里人對此毫不知情,這恐怕也是他們每次行動都需要那些奇怪面具的原因。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行業精英、名校學生,但只要戴上面具,就會成為窮兇極惡的罪犯……而他們需要斂財的數目,可是普通的工資和零花錢難以達到的。”
“他們用這些錢做了些什么?”
“還記得你在京都遇到過的復制體么?這類技術的研究工程需要花費巨額的資金,而將研究成功投入量產,更是個無底洞,為了制造出更多復制體,他們必須不斷砸錢。”
這些話秦迪從未對其他人說起過。
因為這些歸根結底只是他個人的推測,并且很難得到證實。
“喏,當三個組織聯合在一起時,他們其實是有分工的,比方說,災厄負責‘籌集’來大筆的資金。”
“嗯……”王沈聽得有些昏昏欲睡。
“其實,我個人認為,有什么大事就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