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阿爾多-卡金尼到了。”
秦教官偷偷摸摸地指了指一身歐聯邦海軍制服的阿爾多,這些年的變化令她唏噓不已。
追溯到冷戰時期,這個男人還是各國部隊重點盯著的危險分子。
“應該是古斯塔夫還在善后,所以由其他‘船長’代替了吧。”陳曦說道。
黑帆的構成和其他任何一支部隊都不同,他們并沒有總指揮之類的職務,而是由三人共同分管部隊的一切事物,這三人享有同等權力,分別擁有自己的軍隊,軍隊互不相干,雖說并稱為黑帆,但卻更像是三支不同的軍隊。
在整個聯邦化的過程中,歐洲是最迅速的,事實上早在冷戰時期,歐洲各國便締結了同盟,同盟之后立刻以聯邦的名義,向歐洲各地開始了大征兵的行動。
“我知道阿爾多-卡金尼和古斯塔夫船長就是從大征兵中脫穎而出的人物,冷戰時期的檔案我都查閱過了。”
陳曦斜了一眼秦教官,避免對方進入到“老師”模式,用過來人的身份給她普及關于冷戰的種種知識。
而且她還知道,大征兵之所以在后來褒貶不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當時面向的并不是一般市民,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第三次戰爭,他們“適度”地放寬了一些要求,以能力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
征兵標準的改變,直接導致了阿爾多-卡金尼以及古斯塔夫這樣的人在軍隊中身居高位。
稻草人的檔案中提到,阿爾多-卡金尼在應征入伍不久前,完成了意大利黑手黨的統一,在黑暗世界中被尊稱為教父;而古斯塔夫的艦隊則全滅了多國圍剿他們的聯合艦隊,徹底宣告了自己在歐洲東海的霸權。
在冷戰時期,這兩人都是令人各國頭疼不已的勢力,類似的人還有一批,不過其中阿爾多和古斯塔夫是最典型的人物。
“哦?看來你還懂得不少嘛。”
“是再怎么說我也是指揮官,查閱檔案是必備功課吧。”陳曦翻了個白眼。
所以,這也是她不看好各國合作的根本原因。
在黑帆內部都尚且無法做到通力合作,更別說常年處于競爭對手關系的其他聯邦了。
“首先,很榮幸各位今天應邀來此。”
讓陳曦意外的,是此刻出現在講臺前的并非作為“東道主”的阿爾多-卡金尼,而是一個年輕人。
因為年齡的緣故,他似乎剛一開口,就引起了全場的側目。
“我知道各位一定質疑今天為什么由我來牽頭。”青年不為所動,繼續不卑不亢地說著:“答案很簡單,因為黑帆中,近期唯一和災厄交過手的人。”
“這人是黑帆的成員?”
聞言,陳曦少見地露出了瞠目結舌的表情。
臺上的年輕人她并不陌生,因為就在前不久,他們還有過接觸。準確地說,是王沈和對方有所接觸。
貝爾。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對方應該是叫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