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人類是通過什么方式來構筑記憶的?”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科學家。”
“你還記得2051年6月20日的傍晚,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嗎?”
“6月20日……還沒放假,應該是在準備期末考試吧,怎么了?”
“咚咚,很遺憾,回答錯誤。6月20日傍晚我回來過一次,然后發現你又把這個月零花錢拿去氪金了。”
“哦——!我想起來了!后來老爹你好像帶我去吃了頓必勝客的新品。”
“你看,這不是想起來了么?”
“那是肯定的,我還記得那次的新品味道不咋地,吃了之后就后悔了。”
“確實不咋地,龍蝦和榴蓮真是一對糟糕的組合,誰會想到把這兩種東西放在一起啊?不過……這其實是6月17號發生的事。”
“啊?”
“我回來的日期是6月17,6月20號應該什么都沒發生。”
“那就6月17號吧,具體是哪天根本不重要。”
“所以你應該發現了吧,人類的記憶,是借由一個個細節構成的,而對你來說,日期并不是重要的細節,你更偏向通過其他能夠觸及你感官的細節來記住一件事,不過這樣沒什么,絕大多數人都是通過你這樣的方式來記事的。”
“知道了、知道了。”
“但其實6月20日我也回來過。”
“真的假的?”
“真的,你當時在寫作業,我們只說了幾句話,沒發生什么特別的事。”
“你等下,我想想……嗯,好像有這么回事吧。”
“你真的確定嗎?你能夠確定我6月20日回來過,并且在你寫作業的時候和你說過話么?”
“不確定,你到底回沒回來過?”
“你看,這就是所謂的邊緣記憶,因為這種事經常發生,所以對你而言,這就屬于不關鍵的細節,很快就會被遺忘。”
“我快繞暈了,你到底想告訴我什么?”
“人類的記憶,是可以被修改的,而修改的秘訣,在于細節的變更——修改幅度越小,你就越難以察覺,如果我說在6月20日的時候和你一起抵抗過外星人入侵,你就會立刻意識到我在說謊。”
“然后呢?”
“然后我知道,我們現在這段對話過不了多久就會被你忘得一干二凈。”
“不可能,我的記性賊好。”
“我從不指望會把初中實驗室搞爆炸的人能記事。”
“你說什么!?我不是解釋過那都是意外了么!”
“嘖,如果我每次都和你說一些奇怪的內容,那么久而久之,就算我說得再天方夜譚,它對你而言也會逐漸變成邊緣記憶,不過嘛,邊緣記憶還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