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結束,人群散去,戚曉卻依舊坐在觀眾席上,神色恍惚。
我下了審判家屬席,對著戚曉道“戚曉已經結束啦走啦”
戚曉依舊十分板正地坐在位置上,茫然道“先前那個督察官,如何能如此背信棄義”
我不由得坐到她的身邊,揶揄道“這你就不明白了吧,戚大小姐。”
戚曉“我知道,那名督察官是為了衛家而違逆我,但即便是只講利益,與戚家相比,那衛家何德何能”
我“我得糾正一點,那不叫違逆,最多叫陰奉陽違。”
戚曉“”
我“很明顯,那名督察官既不愿意得罪衛家,也不愿意得罪你。”
在審判途中,我已大致想通了這件事之中的所有關節。
雖說戚曉身為戚家人,但年紀尚小。且雖說她明白各個流程的關節所在,但在往常,此類事務應當有專人替她料理,對此類事務的實操自然不甚熟練。
而衛家雖說權勢遠不如戚家,但在臨安城之中扎根已久,與這名督察官交集甚密,甚至還可能捏著他的把柄。
在如此的糾結下,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就誕生了。
首先是讓后輩頂替自己當日的工作,如此一來,便可以將這口黑鍋狠狠地甩到一無所知的后輩的手中。
而迫切地想要晉升的下屬,還會以為這口黑鍋是一個香餑餑。
然后,在臨走之前,這位劉大人對這名新上任的督察官說一些棱模兩可的漂亮話,諸如“清正嚴明”,“秉公辦案”,“不要被別的勢力影響”。
剛剛得到難得的晉升機會,被喜悅沖昏頭腦的后輩,當然不會去仔細思考這些話語背后的意思,只會認為是一些雙方都心照不宣的場面話。
雖說衛家在整個修仙界之中不算什么大家族,但只要是在臨安城之中呆過一段時間的督查者,都會明白衛家在這座城鎮中的勢力有多么龐大。
而如何與這股龐大的勢力相處,先前的督察官,也就是這位劉大人,在之前的案件中的處理方式,就是最好的教材。
而在他看不見的地方,他的好前輩,劉大人,已經將這段對話記錄到了留音石之中。
而在庭審期間,衛家人會竭盡所能地胡攪蠻纏,讓靜靜動怒,最好是動手。
他們太清楚靜靜這樣無權無勢,只有修行天賦的少年人,在走投無路之后會依仗什么。
這是專門為靜靜設下的陷阱。只要她一動手,他們就能名正言順地將她同衛朝一同押入監獄。
監獄之中沒有絲毫靈力,時日一久,哪怕這對兄妹的天資驚艷絕倫,在如此時間的磋磨下,最終也會什么都不剩,即便是熬出獄,也無力動搖衛家半分。
到時候,衛朝如獄,靜靜被羈押,戚曉前去質問之時,他就能用這段錄音將自己撇得一干二凈,倒霉的就只有這名新上任的,替他審判衛朝的督察官。
而戚曉走后,劉大人就可以坐穩自己原來的位置,繼續與衛家相親相愛。
而至于如何破局,其實有兩個關鍵點。
其一是穩住靜靜,并且替她說出明確的訴求。
而這個訴求就是利用回溯符。只要回溯符被使用在正確的地點,那就是有利于衛朝的,如山的鐵證。
只要讓督察官松口,不再推三阻四,令人去現場回溯,就已經完全足夠。
所以,其二是讓在審判席之上的督察官明白現在的局勢,并且做出對我們有利的選擇。
所以在我走上審判廳之前,讓戚曉穿上了那件戚家制服。
這件戚家的制服,便足以讓這名督察官心慌意亂,
更何況,戚曉在遠遠的審判席之上,精修法條的督察官應當看不清戚曉的臉,不會知道她年僅十五,便更不會像先前那名劉姓督察官那般,由于年齡對戚曉心生輕視。
我“所以我猜,庭審結束之后,那位劉大人應當會給你發條消息。”
戚曉“你說得對,他的確發了。”
戚曉將一段聊天記錄轉發到了我的觀游之中。
在信息欄之中,庭審結束五分鐘后,那名劉大人便給戚曉發來了一長段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