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康熙頗為感興趣地看向貴妃,“什么脂膏”
站起身重新坐回去的貴妃淡淡一笑,眉眼溫恬淡然,不卑不亢地說“冬日寒風干燥猛烈,臣妾便查閱古方制作了一些脂膏,效果是滋潤肌膚、保濕防凍。”
康熙微微頷首,興趣一下子降了下去“原來如此,脂膏能保濕護膚,確實比漚子好用許多。”雖然興致缺缺,但康熙仍笑著溫聲夸贊道,“貴妃頗有巧思。”
也不怪康熙興致缺缺,貴妃將脂膏的功效說得很清楚,涂抹脂膏的主要效果不是治療凍傷,而是護膚保濕,滋潤肌膚。
脂膏確實有一定用處,但從它的功效就決定了脂膏只會在有錢的上層人士手中流通。真正的貧民百姓根本不會將錢財花在功效僅僅是護膚的脂膏上,他們更需要的是治療凍傷的凍傷膏。
看出皇上對脂膏不太感興趣,太皇太后笑嘆道“京城的天氣還不算冷,冬日里有些難熬卻也能過得去。蒙古比京城冷得多,若是糟了白災更是煎熬,這脂膏放在蒙古,可比在京城重要多了。”
太皇太后并不是言語暗示想要貴妃送上脂膏方子,只是單純地感到遺憾“只可惜脂膏難得,產量極少,怕是供不起蒙古諸部的牧民。”
如果脂膏送過去蒙古,只有王公貴族能用得起,那脂膏販去蒙古的意義其實不大。
蒙古冬天的天氣雖然嚴寒冷冽,可王公貴族們大可以待在溫暖的帳篷中不出去,他們根本不像牧民那樣要冒著嚴寒放牧牛羊,也不會在白災中受凍受寒。
康熙對此不置可否,只笑著與太皇太后說著閑話,自然而然地將話題轉移開來。
除非貴妃制作的脂膏能大量生產,數量足夠在全國推廣。否則脂膏注定只能做上層流通的奢侈品,改變不了下層黎民百姓的困局。
不過脂膏若是販去蒙古,一來能促進蒙古與大清的貿易往來,加深蒙古對大清的依賴;二來能從蒙古回收大量金銀,倒是有利無弊的一樁生意。
不過康熙不會去占自己妃嬪的便宜,不會強求貴妃一定要獻上脂膏方子。
脂膏販賣去蒙古一事能不能成,要看貴妃的意愿,看她愿不愿意做脂膏生意。
若是貴妃打算做這門生意,將方子交給鈕祜祿氏,由鈕祜祿家代她經營,那康熙會在后面推把手,讓脂膏能順利賣去蒙古,大肆收割蒙古金銀。
若是貴妃不打算沾手這樁生意,康熙會詢問她是否愿意出售脂膏方子,如果愿意,內務府會高價購買,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貴妃吃虧。
不過以康熙對貴妃的了解來看,她就是想做脂膏生意,也不會將方子交給鈕祜祿家,讓娘家兄嫂代她經營。
這不是貴妃與鈕祜祿家離心,或者不再信任鈕祜祿家,只是貴妃想要保護自己的兒子罷了。
自從胤俄出生,貴妃便漸漸與鈕祜祿家淡了往來,不再召見如今的果毅公夫人。她心里很清楚,胤俄離鈕祜祿家越遠,越不親近,反而越安全。
康熙含笑與太皇太后、皇太后說著話,其他妃嬪都安靜地坐在下首,面帶微笑、儀態優美地當個漂亮的擺件,并不敢輕易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