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年長些。如今是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他今年二月就年滿十三。等再過兩年,大阿哥滿了十五歲,就到了可以大婚的年紀。
太子比大阿哥小兩歲多,今年五月才滿十一歲。
但看現在朝堂上的架勢,大阿哥大婚后別說再過兩年,就是再過三年、五年,只怕太子都不一定能大婚如今朝中還在為了太子大婚時的禮儀規制吵架呢。
誰讓大清立國至今,還是第一次為太子舉辦大婚。沒有前例可循,自然扯皮的地方就多了。
朝中大臣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意見不合了,大臣們沒其他的解決方式,吵就完事了,誰嗓門大誰吵贏了,就聽誰的。
康熙是比較在乎出身的一位皇帝,比起母以子貴更講究子以母貴。
他他對妃嬪們的位份卡得很嚴,很少給妃子們升位分、舉行正式的冊封禮在康熙后宮中,多的是有子有寵卻還只是庶妃的妃嬪,她們大多出身旗人包衣,家世平平。
康熙就不是那種會寵愛妃嬪到無度的皇帝。再受寵的妃子,也別指望能靠著寵愛一飛沖天,最多也就是日常待遇好一點,想封個貴人都千難萬難。
正因為此,康熙的后宮中基本不存在什么爭寵。宮里的日子一直都平平淡淡,沒有波瀾。
妃嬪們不說關系和睦,歲月靜好,但也確實沒有為了爭寵在宮里攪風攪雨,鬧得大家都不消停的妃子。就算有妃嬪想要爭寵,力氣也是朝康熙使,沒人閑到去打壓其他的妃嬪。
后宮的生活平淡到沒有波瀾,大多時候都是蒼白無趣的。而后宮又和前朝消息不通,這使得后宮里難得有什么熱鬧事,宮里就一直津津樂道,能連續說上好幾個月。
像去年臘月康熙給太子和大阿哥指婚,到現在宮里都還有人議論太子妃和大福晉的人選。將她們兩個比來比去,從容貌說到家世,從儀態說到風姿。
開春后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從西三所搬去乾東五所,又給大福晉的話題添了一把火,更多妃嬪宮女們私底下偷偷討論起此事。
她們也不是真的關心大阿哥,又或者對大福晉感興趣,無非是日子太無聊,找點事情打發時間罷了。
今年宮里的新鮮事除了三位阿哥們遷宮,其實還有另外兩件事。
但那兩件事就沒什么人議論了,一個是經常發生已經沒人關注;一個卻是大家都不敢提及,害怕會犯忌諱,個個都很自覺地閉口不言。
其一,是庶妃納喇氏在二月底誕下皇十女。
宮中每年都有妃嬪誕下皇子皇女,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除非是高位妃嬪有孕,不然宮中的
妃子宮女們都已經懶得議論。畢竟是年年都有的事,早已經不驚喜了。
不過這一次,永壽宮卻是個例外。因為十格格生在二月二十六號,而這一天正是孝昭皇后的忌日。
因為十格格的出生日期,貴妃對十格格也算另眼相看。雖然沒有過分照顧,但送去的洗三禮、滿月禮都比其他皇女要厚上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