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碧水青蓮的清穿之十皇子的咸魚日記嗎請記住的域名
胤俄和九阿哥手牽著手跟在八阿哥身后。
看著康熙擺出的架勢,剛剛還在課堂上打瞌睡,正心虛不已的九阿哥有些心慌,左手緊緊攥著胤俄的右手,恨不得打破序齒縮到胤俄后面去。
“別擔心,九哥。”胤俄拉著九阿哥不讓他掉隊,在他耳邊小聲安撫道,“我們今天才進尚書房,什么都還沒學呢,汗阿瑪考不了我們。”
除了啟蒙的三字經、千字文等文章,胤俄跟九阿哥就學了四書五經當中的大學,而且還只學了個開頭,進度還在大學前兩百字上。
康熙就是想考胤俄和九阿哥的學問,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畢竟總不能考他們沒學過的文章。
這叫什么,這叫只要我腦袋空空、一無所有,面對考察那我就是無懈可擊的。
九阿哥被胤俄說服了,想到他們倆才和五阿哥一起學了大學開篇,九阿哥就淡定下來,也有心思旁觀康熙考量其他皇子的功課了。
康熙是按年齡長幼來進行考量的,打頭的就是三阿哥。
和是學渣的胤俄和九阿哥不同,三阿哥是皇子們中除太子以外難得的全能型學霸,六邊形戰士,并不存在什么短板。
面對康熙的提問,博學多才的三阿哥胸有成竹、心中不慌。
簡單的問題他全都對答如流,言之有物,沒有因為在皇父面前就心慌緊張,以至于頭腦一片空白,連最基礎的知識一時間都想不起來。
碰到難一些的問題,不能立刻答上來的三阿哥也不驚慌。他思索一番,很快就整理好思緒,梳理好思路、組織好語言,用詞精妙準確,各種典故信手掂來,語言流利地答上康熙的問題。
三阿哥的功課在尚書房是一等一的水平,其他幾位皇子都要差他一籌。這不僅僅是因為三阿哥年長,就學的時間更長,還因為三阿哥確實很有天賦。
但隨著康熙對三阿哥的考校不斷進行下去,胤俄突然發現康熙的學問也很好。
他考察三阿哥時都是隨口出題,問的都是三阿哥正在學習的內容,這說明康熙將經史子集的內容記得滾瓜爛熟,這才能針對性地根據皇子的學習進度考察他們的水平。
能做到這一點,要么是康熙過目不忘,至今仍記得少年時學習的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要么就是康熙手不釋卷,哪怕每天事務繁忙、日理萬機,也不忘重溫經典著作,鞏固從前學習的知識。
胤俄覺得康熙是兩者兼而有之,他不僅記性好,而且時常重溫經史子集,這才能在親政多年后依舊保持著如此水平的文學素養和知識底蘊。
胤俄一直抱怨康熙是個雞娃的老父親,但他從來沒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反,康熙一直都有以身作則三七七也好,一百二十遍也罷,康熙讀書時都能做到這些,所以他才理所當然地要求他的兒子們也
和他一樣,向他看齊,在尚書房用心專注地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