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長子貴妃之子、妃子、嬪子、庶妃之子,每一等在宮中得到的待遇都不同,明晃晃地被區別對待,處處都流露出宮規的森嚴和冷漠。
比如胤俄和九阿哥,他們住得近,打小就玩在一起,相伴著一起長大,是宮里少有的一對正兒八經的竹馬竹馬。
但胤俄和九阿哥自小受到的待遇卻是完全不同的。遠的不說,就說前幾天頒金節賞下來的賞賜,他們倆得的東西就不同,分了高低兩個檔次。
年年如此,從未改變。
也虧得九阿哥心大,不在乎這些,不然并肩一起長大的兄弟倆卻一直被區別對待,他還是被薄待的那個,難免會覺得不舒服,進而心生不滿。
身為庶妃之子的七阿哥、八阿哥是不得不爭,因為康熙不僅僅是一個父親,還是手掌生殺大權的帝王,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著莫大的影響力,都能直接干涉他們的命運和人生。
在沒有母親依靠的情況下,他們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博取康熙的好感。他們必須得到康熙的青眼,必須獲得康熙的贊賞,因為這決定著他們在宮中的地位,決定著他們的未來。
但同為卷王,七阿哥和八阿哥卷的方向不同,側重也有所區別。
七阿哥更側重弓馬騎射。
大抵是生來腿腳有疾的緣故,越是缺憾就越是想要證明自己可以。七阿哥在騎射上下的苦工更足,如今騎射水平只遜色大阿哥一籌,比三阿哥、五阿哥、八阿哥都要強上不少。
至于四阿哥,倒是沒什么必要在騎射上跟他比較。四阿哥騎術水平倒是不錯,但射箭水平嘛不提也罷。他天生臂力不足,所用的弓箭比其他皇子要輕省一些,做不了能開十力弓的巴圖魯。
八阿哥更注重經史子集,大抵是他在這方面確實比較有天賦,又或者是為了鞏固自己文質彬彬、溫潤如玉的形象故意如此。
反正和七阿哥相比,八阿哥的功課要好上一些如果不算書法的話。
就像四阿哥天生臂力不足一樣,八阿哥也有他的缺陷,那就是字寫得不好。
這么多年來,八阿哥怎么練字都不行,字帖不知道收集了多少,可字還是寫得不好,軟趴趴的沒有風骨,字體要散不散地堆在紙上。
康熙考察過七阿哥、八阿哥的學問,也就他們各自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訓斥和鼓勵。但和三阿哥、四阿哥相比,康熙對七阿哥、八阿哥的要求還是要低一些的,因為他們倆年紀要小一些。
這么一圈考察下來,胤俄發現康熙充分照顧到了每一個皇子。他對皇子們的學習情況全都了如指掌,好像他心里記掛著所有的兒子,對他們都充滿感情,這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要胤俄評價,那就是老海王了。
康熙是真的深諳海王之道,他不僅對妃嬪、皇子們海,對王公宗親、大臣勛貴也是如此。胤俄有理由懷疑八阿哥想要面面俱到、與所有人都打好交道的性格是遺傳了康熙。
康熙天生記憶力出眾,只要是他接觸過的人,看過的卷宗,都能將他們的喜好記在心里,并時常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性情做出針對性的獎賞。
這自然讓那些得到賞賜的人覺得康熙看重他們,心里記掛著他們。不說對康熙感激涕零,但心里也是暖洋洋的,對康熙好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