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兒也不覺得自己明明已經報復了回去還找家長是不是哪里不對,胤俄不僅沒有心理負擔,甚至還很得意自己身后有人撐腰。
他覺得自己有點理解太子了,被人這么毫無底線地寵溺著縱容著,是真的容易飄上天,容易產生一種無論做什么都會被包容、都會被原諒的錯覺。
但好在胤俄內里的芯子是有判斷能力的成年人,就算從小被貴妃嬌慣,也不會真的被寵壞。
胤俄有底線有自知之明,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他會回應貴妃的愛,不會讓貴妃傷心,對他失望,也就不會失去貴妃的偏寵。
胤俄進尚書房讀書以后,能回永壽宮看望她、與她相見的機會并不多。貴妃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生氣上,就調節自己的情緒,強壓下對御膳房的不滿。
怒氣消退,理智重新浮現,貴妃眼底閃過一絲若有所思御膳房是內務府下屬heihei這是內務府不甘心被壓著了,想把手往外伸。19”
胤俄費力地干咽下嘴里的餑餑,接過蘭芷及時遞過來的溫蜜水灌了一大口才緩過氣來。
他仰起小臉疑惑地看向貴妃,不解地問“額娘,難道這里面還有其他內情”
不是御膳房慣例的給新入學、新在御膳房提膳的皇子一個下馬威那么簡單其中還有隱藏的玄機。
“嗯。”貴妃低低應了一聲,清麗姣好的眉宇間神色染上幾分晦澀,“孝懿皇后崩了,滿族勛貴世家在后宮里的勢力不足,包衣怕是有了小心思,生出了別的想法。”
先帝在的時候,后宮是蒙古女人的天下,來自蒙古的貴女牢牢把持著后宮,掌握著后宮的權勢。
到康熙一朝,從仁孝皇后嫁進宮中,后宮的權勢就從蒙古女人移到了出身滿族勛貴世家的滿族姑奶奶手中。
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孝昭皇后鈕祜祿氏,以及崩逝不久的孝懿皇后佟佳氏,她們都出身于滿族勛貴世家,是皇室與滿族勛貴緊密結合的象征。
但隨著三位皇后先后去世,皇室與滿族勛貴的聯系漸漸淡了。相反,皇室與包衣的聯系越發緊密,以至于一直處于依附地位的包衣開始蠢蠢欲動,想要奪取后宮的權力。
現在康熙的后宮中,出身滿族勛貴世家的高位妃嬪僅有貴妃和儲秀宮妃兩個人。
但她們一個寵愛平平,一個是小透明在宮里悄無聲息,都沒法再作為橋梁聯系皇室與滿族勛貴的關系,將后宮的權力把持在滿族勛貴世家的貴女手中。
貴妃和儲秀宮妃都不太可能登上后位,大概率會保持現有的位份不動
她們本來就是孝昭皇后、仁孝皇后去世后進宮的替代品,康熙不太可能允許一個家族先后誕生兩位皇后。
而且康熙是有點迷信在身上的,他忌憚自己克妻的八字,在他的第三任妻子孝懿皇后崩逝后,他八成不會再立第四位皇后。
至于不封后、只封皇貴妃,康熙權衡過后輕易也不會這么做。
在沒有皇后的情況下,位同副后的皇貴妃和皇后其實就只差一個名分,區別真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