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
生產環節的問題就是這些,其次要解決的就是本錢投入。
做生意、做實業都是需要投入本錢的,不可能空手套白狼,光靠空想幻想,一點準備都不做就把事業的架子搭起來。
“九哥,咱們得攢錢了。”俊朗清秀的眉眼耷拉下去,胤俄苦哈哈地嘆了口氣,朝九阿哥露出一個苦笑,“咱們什么時候攢夠本錢,什么時候才能把生意做起來。”
胤俄和九阿哥都是被拘在宮里讀書的小阿哥,康熙沒有差事交給他們去辦,他們接觸不到宮外的人,經濟來源就只有皇子份例、長輩賞賜、年節禮物以及他們母妃私底下給的貼補。
有這么多經濟來源,似乎皇阿哥們的經濟情況挺好的。但這其實是表象,還沒開始辦差的皇子們其實挺窮的,手頭都緊得很,未必有多少私房錢。
沒辦法,皇子們看似收入不菲,可支出也不少啊。他們能做到收支平衡,沒有入不敷出已經很不容易了。
沒開府、住在宮里的皇子都是吃康熙的、喝康熙的,因為康熙還算是個慈父,所以皇子份例每年都有盈余。
但皇子也要打賞宮人,身邊的貼身太監、保母嬤嬤辛辛苦苦、勤勤懇懇地伺候著能不給賞賜嗎日常打賞不說,年終獎總得有一份吧。這部分支出劃出去,皇子份例也就不剩什么了。
皇阿哥一年的收入當中長輩賞賜占了大頭,但他們賞的大多是物品,是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書畫擺設,實打實的金銀很少。除了擺著好看,既沒法直接花用也沒法拿出去換錢。
尤其是康熙賜下的賞賜最坑,因為是御賜之物,所以既不能賣也不能送,人情往來都派不上用場。放在阿哥所還得留心照顧,不管是收在庫房還是擺出來都要小心對待,就怕哪里磕著碰著了。
年節禮物就更不用說了,那是人情往來中的一環,根本就是交換,收一份就得還一份,一來一回就算不虧也沒得賺。
皇子搬到阿哥所就算獨立了,需要建立他們自己的人際關系,人情往來都要自己出面,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由母妃養母代勞,禮物是進自己私庫,可送禮也得走自己私庫。
胤俄的小金庫還算豐盈,一是他六歲前不用人情往來時得的賞賜禮物不少;二是當初牛痘康熙給的賞賜貴妃沒拿全給了胤俄;三是貴妃私底下貼補了不少這部分占了胤俄私房的大頭。
貴妃手頭寬裕,她當年以妃位入宮,鈕祜祿氏送進宮中的陪嫁數量不少。再加上親姐姐孝昭皇后的私房全歸了貴妃,她手里的好東西就更多了,宮里沒哪個妃嬪有貴妃這樣的身家。
當初胤俄從永壽宮搬到西三所時陣勢就不小,打包的行李里全是貴妃塞給胤俄的好東西。但胤俄手頭能動用的錢也不多,還是那個問題,他私庫里的好東西再多,也沒法拿出去換錢。
和胤俄相比,九阿哥就更囊中羞澀了。宜妃本來就不富裕,又有三個兒子要管,貼補九阿哥的就更少了。九阿哥日常開銷在吃康熙的情況下是不缺,但私房錢真沒多少,想拿出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