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康熙感慨大發,胤俄也沒有出聲發言的打算,并不殷勤地想著為康熙分擔心事、排解憂愁,只是頗為奇怪地想康熙突然提到蒙古、又感慨這些是做什么
本作者碧水青蓮提醒您最全的清穿之十皇子的咸魚日記盡在,域名
他是對好不容易熬過冬天卻慘遭準噶爾劫掠的喀爾喀部懷有悲憫救助之心,還是說已經下定決心要親征,此時是磨刀赫赫地劍指準噶爾又或者,康熙這話就只是隨口一說,根本沒其他深意
前世的記憶和經歷讓胤俄遠比同齡人更成熟的同時,也給他留下了一個破綻。
那就是胤俄的政治敏感度不高,即使在宮里沒少見勾心斗角、陰謀詭計,但他也只是不吃虧而已,大多數時候只被動防御,從不主動出擊這從他用咸魚擺爛來應對奪嫡之爭的選擇就可見一斑。
對宮中其他人精來說,揣摩上位者的想法,積極地做出應對討好上位者已經成了本能。而胤俄既懶得去討好康熙,也做不到準確地把握康熙的心思。
從某種角度來說,胤俄的心眼其實也挺直的,和五阿哥不相上下,就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
面對康熙的感慨,緊跟在康熙身后,伴在他左邊的太子最先開口“蒙古去年冬天糟了白災,即使開春了沒再下雪也沒緩過來。越是北邊的部落遭災越嚴重,尤以喀爾喀災情最為嚴重。”
“雖然汗阿瑪已經發糧救濟,但有準噶爾盤踞在側虎視眈眈,災禍終究是未能完全消除,隱患頗多。”太子身著一身杏黃四爪蟒袍,氣度風雅,矜貴清傲,“喀爾喀人心不穩,還需安撫一番。”
見康熙投來關注目光,眼中似有鼓勵等著他的下文,太子微微一笑,風華萬千,侃侃而談道“兒臣認為蒙古這場白災正是一個機會,一個拉近漠北蒙古與大清關系,加深漠北蒙古對朝廷依賴的好機會。”
草原上環境惡劣,這使得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多十分現實或者說,游牧民族大多腳踏實地,很有逼數,不會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夢,不會把自身命運寄托在他人身上。
畢竟游牧民族從出生起就要與殘酷的自然做斗爭,他們為了在險惡艱難的環境中生活下去,早就習慣了抓住身邊的所有助力、利用一切能動用的資源。
在生存面前,一切手段和行為都談不上美好或者丑惡。
當蒙古那些部落發現自己有求于大清,而大清也不吝于伸出援助之手,并且真的能幫助到他們時,向來現實且從不矯情做作的蒙古人不會低不下頭,也不可能因為面子之類可笑的原因就不甘心不肯向大清臣服。
康熙眉心微蹙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開來。
太子的見解很正確,他很贊同,但心中仍覺不足,仍有不滿,認為太子的考量不夠全面,還有疏漏之處。
康熙親手撫養太子長大,全權負責太子的教養培育,在太子身上花費了眾多時間、傾注了無數心血,對太子的期許極高,一直期待著太子長成后與他成為一對能在青史留名的“圣父圣子”。
有句話叫“愛之深、責之切”,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