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乾西五所的大門,胤俄只看了一眼距離大門最近的乾西三所,跟在他身后的小林子就知趣地脫離大部隊,獨自一人進了三所,回去拿胤俄給九阿哥準備的生辰禮物。
胤俄自己則是和九阿哥直奔四所,過家門而不入,沒有回三所的打算。
進了乾西四所,四所里留守的宮人就上前來回稟九阿哥,說是宮里各處都送來了生辰禮,并奉上謄寫好的禮單給九阿哥查閱。
禮單的作用不僅能讓九阿哥一目了然地看清楚有誰送了禮、又送了哪些禮物,還能給九阿哥一個對照,一個提醒,讓他知道哪些禮物要還禮,又還回去怎樣的禮物合適。
“五哥還真送了金銀裸子啊。”九阿哥一目十行地看完整張禮單,眉頭挑起,嘴角微抽,表情復雜,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胤俄自然地朝九阿哥伸出手,從他那里將禮單接了過來。
掃了眼五阿哥那一條的記錄,果然看到禮單上跟在五阿哥后面的是“金銀裸子各五對”的字跡。一個金銀裸子大約重一兩,各五對那就是十兩金子、十兩銀子,算下來有一百一十兩,不是個小數目了。
忍不住笑出聲來,胤俄把禮單遞還給九阿哥,笑著說“不是九哥你自己說的,讓五哥直接送你真金白銀你也知道五哥心眼粗,沒那些彎彎繞繞,可不是你怎么說,他就怎么做了。”
九阿哥瞪著禮單上有關于五阿哥的那一行,忍了忍,到底是沒忍住,癟著嘴小聲嘀咕起來“五哥真是我的同母兄長嗎他怎么跟我、跟額娘都不像啊,就是小十一也沒他這么憨”
要不是知道五阿哥是抱養給皇太后,不是抱養給妃嬪,用不著給他換個額娘抬高出身,九阿哥都要懷疑五阿哥不是宜妃親生的了。
宜妃是一等一的精明人,康熙就更不用說了,一個人有三千個心眼子。怎么兩個聰明人反而生下五阿哥這么個鐵憨憨呢說五阿哥心眼粗都是在夸他,什么心眼粗,五阿哥根本就沒心眼
五阿哥和九阿哥這對兄弟加起來一共八百個心眼,其中九阿哥有八百零一個心眼,五阿哥則是反過來倒欠一個
“這說明皇瑪嬤把五哥保護得很好,沒讓他吃過虧,所以才養出五哥這樣的性子來。”胤俄笑嘆著搖了搖頭,“五哥心眼直,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五阿哥是皇太后養大的,這個出身不可謂不重。而皇太后出身蒙古科爾沁部落,注定了五阿哥天生與蒙古親近,與蒙古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在太子已定、康熙又有意疏遠蒙古的情況下,若五阿哥不是這樣樂天安命、知足常樂的性子,那才不好辦呢。
換了個人,未必能像五阿哥這樣老實,忍得住不利用蒙古為自己謀取私利。處理蒙古方面的問題時,康熙總是小心斟酌,再三思量,因為蒙古若是動蕩起來,勢必會波及到關內的局勢,康熙不得不謹慎對待。
九阿哥想了想,也覺得胤俄說得對,便不計較五阿哥憨得讓他腦殼痛的事情了,又指著
禮單上另一條對胤俄說“還是七哥好,完全領會到了我的意思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送的不是宮里賞下來的東西,是外城的鋪子里買的,轉手賣出去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