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康熙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限制著太子的交際圈,讓太子與宮中其他人的關系是割裂的、有距離感、難以親近的。即使是其他皇子,也與太子這個兄弟不親近。
除了康熙以外,太子身邊竟沒有多少親近的人。
太子啟蒙之前,衣食住行全都由鰥夫康熙一手包辦,除了康熙,太子身邊再沒有可以交心,可以正常往來相處的人。
太子啟蒙讀書以后,好歹有個索額圖湊上來,在對舅公索額圖交付信任后,太子身邊總算有了遇到事情可以請教、可以一起商量一起想辦法的親信和謀臣。
但索額圖得到太子的信任、成為太子的親信后,沒有因為跟太子交往過密被康熙責罵,甚至被康熙雞蛋里挑骨頭似的尋了錯處一再貶謫打壓,甚至牽連到整個赫舍里氏。
隨著太子漸漸長大,作為太子母族的赫舍里氏反而境況低迷,處境越發難堪,無論是聲望還是勢力都大不如從前。整個赫舍里氏,除了不停被康熙打壓再起用再打壓的索額圖,竟然沒有一個族人在朝中擔任重職。
母族漸漸勢微,也是太子漸漸長大,明白何為權何為勢后越發焦躁急切的原因之一。
除了赫舍里氏,其他滿族大姓、勛貴大族并不支持太子,對他這位儲君不太感冒。
康熙當初立嫡子胤礽為太子,是正值三藩作亂,需要安撫拉攏南邊的漢臣文人。可滿人并沒有嫡子繼承的習俗,對太子只因為是皇后所出便被立為儲君這一點,不少王爺宗親、八旗勛貴是有異議的。
太子雖然有漢人文臣的支持,但也不想放棄滿族勛貴這個基本盤,所以赫舍里氏的支持他是絕對不能失去的。康熙每一次對赫舍里氏的打壓,都等于在削弱支持太子的勢力,當然免不了招來太子的埋怨和委屈。
絮絮叨叨地關心了太子好一會兒,把太子最近衣食住行等起居學習方面的事情全問了一遍,說得有些口干舌燥的康熙端起梁九功奉上來的熱茶,啜飲了一口清碧甘冽的太湖碧螺春潤潤嗓子。
品著碧螺春,把太子從頭到尾都關心了一遍的康熙找不到其他投放父愛的地方,便想著換個話題,要不和太子討論一下政務,說一說最近朝堂上爭論不休的關于征討準噶爾一戰后的賞罰問題。
正要和太子說起自己的打算,康熙突然想起自己原本的打算是貶謫索額圖,到了嘴邊的話便不由咽了回去,打哈哈地隨口說了句廢話“保成長大了,年紀也不小了”
心念電轉之下,康熙急中生智,還真的在太子身上找到一個他沒關心到的點“保成,是汗阿瑪疏忽了,忘了你年紀也大了,該大婚了,身邊也該有伺候的人了。”
赫舍里皇后去得太早,太子的日常起居全由康熙一人照料,雖然康熙又當爹又當娘地對太子無比用心,可一人總比不上兩人想得周全,免不了有疏漏的地方。
大阿哥大婚好幾年了,嫡女都有了兩個;三阿哥、四阿哥明年也要大婚了,而太子的婚事到現在還沒有定下來,
也實在是不能再往后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