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喪志不知道好好讀圣賢書,就知道弄這些沒用的玩意兒”
“你日后怎有臉回家見父母”
“紈绔子弟,不堪大用”
“你是不是以為你父親有個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的頭銜,你便可以作威作福、安享富貴了”
“然而,你入學之時,你父親便親自叮囑過,讓書院對你嚴格教導,萬不可隨你性子”
“來人,這些并非正業之物,必不可留”
“你莫要覺得我們不近人情,待將來你長大知事,便知師長們乃是用心良苦”
朱先生大抵認為,這些竹蜻蜓、木蝴蝶之類的東西,說白了也只是竹條和木桿子,一來不值錢,二來只是小玩意,與正統學業無關,將之毀去,乃是將他引回正途的用心良苦之舉,是希望他不要再執迷不悟,改邪歸正,從此踏踏實實讀書。
對待棋譜,他就大度一些,只是先沒收了,說等他念好書再還他。
其實這其中大概確有蕭尋初自己的不是,如果他平時老老實實念書,只將這些當作閑來的消遣,先生們大概也不至于如此生氣。
換作是平時性格認真聽話一點的學生例如秦皓之類的多半先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
只不過
他確實不喜歡這些先生們講的東西。
如果他當真如他人所想的那樣背下來,然后在考試時按照書本的邏輯答上去,那絕不是他真實的想法,只不過是假惺惺地想得一個好成績罷了。
更何況,學習不本該是拓展自己的想法和知識嗎
將別人的觀點強行灌進自己的腦子里,無論緣由只要一味附和即可,是否真的可以當作是學習知識
許多書上寫的東西,許多先生說的話,他其實都有疑慮,都不認同,可是但凡他一問,別人就回你怎可挑戰圣賢之言,沒有半點質疑的余地。
他并非覺得念書不好,若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欽佩謝小姐那般能坐得住的人。
只是覺得眼下這些不是他想學的東西,也未必是他應該學的東西。
可是是否真如先生所言,他這樣的人是玩物喪志、沒有出息,還是應該更循規蹈矩一些,才能活得更好
蕭尋初獨自在室內坐了一會兒,想想至少應該把房間收拾一下,便摸了下后腦,打算起身。
就在這時,他聽到門鎖被打開的“咔嚓”一聲。
“”
蕭尋初一愣,望過去。
為了關他禁閉,先生們之前在大門外上了一把大銅鎖,那個撬起來太醒目,蕭尋初沒有動它。
但現在,好像是有人用鑰匙打開了。
是誰
總不能是剛關了他,又決定把他放出去吧
還不等蕭尋初想明白,木門咯吱一聲被打開了,而進來之人,卻令蕭尋初意外。
來者并非書院的先生,而是那個陰沉窮酸的學諭。
他仍舊是一身粗衣,穿著破舊的布鞋,烏黑的頭發有些散了,擋在眼前,以至于看不太清臉,只讓人覺得落魄。
“邵學諭”
蕭尋初想起對方的名字,意外地道。
“先生派你過來”
學諭是先生的助手,地位遠不及先生,被派遣跑腿也是常事。
不過,邵學諭卻搖了頭,說“我自己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