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斬石好像沒料到“蕭尋初”會是這么淡定的反應,卡了下殼,稀奇地看了“他”一眼。
但他根本不會被還是個毛頭小子的兒子嚇住,迅速又道“你還敢犟嘴說到這個我就來氣”
蕭將軍又狠狠一拍桌子,發出巨大一聲,開始一一細數他的罪狀
“你這小子,真是翅膀硬了自己在山上受傷不跟父母說,一個人去考解試不跟父母說,中了解元也不跟父母說,現在更厲害了,竟然膽敢一個人跑去別人家里求親,還不跟家里說”
謝知秋淡淡地反將一軍“我就算不說,爹娘還不是都知道了。真是不在家中,勝在家中。”
“哦你這還有意見了要是沒有五谷在,你早三個月就摔死了就你現在這個情況,我要再不抓你回來,你豈不是要一個人在山上把親一成,把小孩都生了”
“有何不可難不成沒有你批準,我和夫人就生不了小孩了嗎”
“你”
卻說此時,有一個人正好趕到門口。
書生打扮的青年快馬加鞭從國子監趕回來,人還未到議事堂,已聽到父親吼聲如雷響。
他心中暗叫不好,急忙跑去救弟弟
然而一到門外,他往議事堂中一望,才發現場面與他想象中不同
他記憶中的弟弟年紀還小,是個有些小聰明卻又性格懶散的少年,每回受父親責罵,就躲貓貓一般一溜煙地在將軍府里滿地跑。
那孩子看上去沒心沒肺,可年幼孩童總是崇拜父母、想得到父母肯定的。
青年看到過好幾回,弟弟在受了責罵后,就會一個人回到房間里。他會一邊埋頭擺弄他那些其他人看不懂的東西,一邊極力掩飾自己迷惑受挫的神情,但只要熟悉他的人就會發現,他不如往日專心,絕非完全不受影響。
青年十分能理解弟弟的心情。
他們兩個兄弟兩個都沒怎么從父親那里得過好臉色。
父親是個英雄,但他似乎不想要兩個不能按照他的想法成事的兒子。
隨著自己年紀漸長,青年逐漸能夠理解父親的意圖了,但他仍舊不能忘記曾經受過的苦。
萬幸,弟弟想要做的事,似乎沒有他那么危險。
他自己是沒什么辦法,但他想,自己已經長大,或許能幫一幫小他三歲的弟弟。
青年本以為這次回來,他又會看到弟弟那種失落又不解的神色,可此刻議事堂中的場景,卻遠遠出乎他的意料
貌似弟弟的男子目光冷銳、背直如松。
在父親連敵軍都可以嚇走的怒焰之下,“他”竟然絲毫沒有生怯,反而迎難而上,明知會讓父親更加生氣,他卻仍將對方的蠻言一一駁回,而且始終保持著冷靜,沒有半點動搖。
當年的少年,不知何時已是男子。
青年看得心驚,不知不覺竟止住了腳步,沒有立即進去幫忙,反而退到門后,靜觀其變。
另一邊,議事堂內,謝知秋仍在與蕭斬石吵架。
蕭斬石越吵越是心驚,只覺得三年一別,這小兔崽子嘴皮子利落不少,氣質跟御史臺那幫噴子文官越來越像,看來果然是讀書了。
蕭斬石其實表面生氣,心里倒也沒有那么強硬。
一來,蕭尋初畢竟去考了秋闈,還中了個好名次,在他看來,這就是兒子已經服軟的標志。
二來,其實蕭尋初愿意回家來,他是松了口氣。姜凌因為這個事情怨他好多年了,要是蕭尋初再不回家,他真的會被夫人抓去天天比劍。
之所以還在這里發火,其實蕭尋初背著他提親還在其次,最主要是父子兩個鬧騰這么多年,要是就這樣輕輕帶過了,他有點下不來臺。
蕭尋初的私自提親,對他來說只是個名正言順去抓人的好借口,他并不是真因為這個生兒子的氣。
不知是不是蕭將軍的錯覺,他覺得現在這個兒子好像和他稍微有點心有靈犀,對方似乎也有同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