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默哀片刻,就沒有再多說什么,逐漸恢復情緒。
他略微凝神,說“雖說是陰差陽錯,但既然朕現在坐到了這個位置,那就竭盡所能,將能做的事情處理好吧。既來之則安之,以前不懂的事,慢慢學就是。”
“奴才聽憑陛下吩咐。”
青衣公子一笑,拿折扇拍了拍掌心,又琢磨道“不過說起來,在外面的稱呼確實是個問題。趙這個姓太顯眼了,以后出門在外,還是換個姓好唔,這樣吧,我看你剛才那個口誤不錯,今后在外面,你就叫我黃公子好了。
“是,黃公子。”
“叫得好”
青衣公子愉快地鼓掌。
他思路又一轉,道“對了,依我看,最危險的姓氏說不定反而會是最安全的,既能轉移注意力,又可以有迷惑性。如果我們兩個人之中一定要有人姓趙,我看出了門,不如你來姓趙吧以后在外面,你就叫趙有福”
“這、這這奴才不敢啊”
青衣公子一句話,成功將小太監嚇得雙腿一軟,跪在地上磕頭。
青衣公子大笑。
只是,當他將臉轉向窗外,那清亮的視線里便掠過一抹陰霾。
青年本名趙澤,不是別人,正是天下僅此一位的當朝皇帝。
趙澤看似樂天,實則心中也有煩惱。
他說自己不想當皇帝,這是真話。
從小到大,他就知道兄長是帝王,而他只需當個閑散王爺即可。他對這個安排并無不滿,甚至很高興,他本來也不是喜歡做決定的性格,大權在握對他來說毫無吸引力。
所以,小時候,皇兄被關在書房里刻苦讀書,他則見縫插針地渾水摸魚,不是去跟母后撒嬌少做功課,就是偷偷拔帝師齊慕先的頭發。
長大后,等到不能再住皇宮的年紀,他迫不及待馬不解鞍地就自己跑去金陵,感覺終于自由了。
盡管從小就知道兄長身體不好,但他向來樂觀,一廂情愿地相信這種日子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兄長也會長命百歲的。
然而。
半年前。
一天晚上,他本高高興興地買了兩匹好馬,準備天氣好的時候出去走走,誰料一回到王府,就看到多年不見的齊慕先帶著大批人馬站在大堂里等他,一見到他,就手捧圣旨遺詔,跪下高呼萬歲。
隨之同來的,還有皇兄的死訊。
皇兄無子,根據他們父親方和宗生前的安排,若是皇兄英年早逝沒有立儲,那么兄死弟承,就由他這個濟王來接替皇位。
就這樣,他被快馬加鞭運回梁城,送進皇宮,當上了號令天下的皇帝。
趙澤人有點懵,但萬幸他這個人適應能力很好,皇宮小時候也不是沒住過,多待兩天就習慣了。
他好歹是個年輕人,書也讀過,責任感是有的。
既然真當了皇帝,那他想,他要當一個圣賢書里一般的好皇帝,將國家治理好。
不說什么千古流芳,至少要不辱先祖血脈,如果能讓百姓和官員們夸他幾句,那就更好了。
秉持著這種想法,趙澤還是挺有干勁的。
一登基,處理好兄長的喪事,他就立即宣布“放開言路,樂聽諫言”,邀請百官給他批評建議,指導他這個小時候沒好好學習的皇子如何當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