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近一段時間,兩人時常不得不在齊府碰面。
說實話,秦皓萬萬沒想到蕭尋初這個將軍之子,居然也會愿意入齊慕先門下。
秦皓對此多少有點排斥,但齊慕先是他的師父,秦皓十分了解此人城府。既然是師父做的決定,那他作為弟子,沒有
置喙的余地。
最近,甚至有人開始將他、齊宣正還有“蕭尋初”三人稱作齊氏門下三君子”。
秦皓第一次聽到這個稱號時,覺得可笑至極。
他們畢竟都仰仗著齊慕先,在外人面前,的確表現得親近投契。
但是私底下,在三個人,就沒有任何兩個人是關系好的。
他與蕭尋初打從一開始就是情敵,自不必說。
而齊宣正這個人,對外表現是齊慕先的兒子,繼承相門之風,乃棟梁之才,在梁城口碑也不錯。但只要與齊家走得近些,就會知道齊宣正此人驕奢淫逸,無才而自大,可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簡直毫無可取之處。
秦皓對齊慕先心懷敬意,可是對他這個兒子,打從心底里瞧不起。他只是和其他人一樣,礙于齊慕先的權勢,不敢將真情實感當他的面表現出來,所以與齊宣正維持著表面客氣罷了。
至于“蕭尋初”與齊宣正。
蕭尋初當初奪了齊宣正的狀元,齊宣正這個人私底下極為小氣,還非常記仇,想來是對“蕭尋初”恨之入骨。他們目前還沒打起來就不錯了,哪里來的君子之交
就這樣互相嫌棄的三個人,居然被放在一起談論,還被世人想象成品德高尚、友好團結的典范,秦皓只覺匪夷所思。
當然,齊慕先好像覺得這個稱呼不錯,有利于展現齊家桃李芬芳、有才門客甚重的形象。既然如此,秦皓也不會自討沒趣,去戳破這個脆弱的謊言。
這時,“蕭尋初”好似覺察到他的存在,抬起頭來。
兩個情敵二人相顧無言。
半晌,秦皓問“師父也邀了你來品茶”
事實上,在秦皓面前的這個“蕭尋初”,正是謝知秋本人。
她知道秦皓不清楚實際情況,將她視作情敵,但就謝知秋的個人想法而言,她倒希望能在自己維持蕭尋初身份期間,和秦皓能保持比較平和的關系。
于是,謝知秋頷首。
她想了想,說“同平章事大人這里藏書無數,還有不少世間難得的孤本。他是個愛書之人,博學多聞,藏書也不拘于儒術一學。
“能看到這么多書的機會難得,我已經與同平章事大人請示過,他同意我過來看書。”
誰知這句話,讓秦皓步子一頓,表情甚為微妙。
他重新轉過頭來,看向謝知秋,遲疑道“你”
“”
見秦皓欲言又止,謝知秋回以詢問的目光。
然而秦皓沒有說下去,只是狐疑地看了她數眼,將視線凝在她臉上。
最終,秦皓沒說話,在拿到齊慕先要的書后,就離開了書房。
只是在他踏出書房時,內心生出一縷疑惑來
謝妹妹以前也是這樣的。
喜歡讀這種各樣的書,盡管會精讀四書五經應付先生,但閱讀范圍卻不拘于一格。
要是她能見識到齊相的藏書,必然會很驚喜吧。
誠然,蕭尋初現在是狀元郎了,學識必然不錯,但他以前在天賦上有很強的偏向性,要是能做到在搗騰他那些木頭玩具的同時還能海納百川地讀書,這個人又何以被冠以紈绔之名
而在蕭尋初重新從臨月山下來后,他非但性子大變,文風還像極了謝知秋。
這兩個人,簡直像是往對方的方向變了性情一般。
哪怕說是夫妻當真會有這么巧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