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居然還真有辦法,葉青明顯錯愕。
他不由擺出洗耳恭聽的姿態。
蕭尋初道“增加黑石中勢的方法,是我一個月前才偶然發現的,由于有方向的嘗試時間不長,還有很多沒有搞清楚的地方。”
說到這里,他略作停頓。
“一個月前,我在院子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塊小黑石,它很可能是我與謝知秋三年前離開梁城時,機緣巧合遺漏在家里的,明顯在戶外日曬雨淋了很久。”
“我拿起來一看,發現這塊小黑石的光澤明亮,里面儲存的勢應該不小。”
“三年前我還沒有想到勢的概念,所以沒太注意石頭的光澤,現在已經無從追溯這石頭當時的狀態。但一個月前發現這塊石頭的勢比我手上絕大多數黑石大時,我忽然靈機一動會不會黑石中的勢,是通過戶外的某種契機積累的,所以我放在室內的石頭三年來都沒有變化,但這塊被偶然遺落在外的黑石,卻呈現出非常好的狀態。”
“發現這一點后,我就將手上的黑石分為幾組,分別進行了對比。”
蕭尋初一邊說,一邊拿出了他這一個月來完成的記錄,鋪開給葉青看。
“第一組,全天放在室內,勢無變化。”
“第二組,全天放在戶外,勢少量增加。”
“第三組,白天放在戶外,夜晚放在室內,勢微量減少。”
“第四組,白天放在室內,夜晚放在室外,勢增加幅度較大。”
蕭尋初給葉青看了好幾組對比,由于他開始朝這個方向試驗的時間還不長,而勢的增長是很緩慢的,至少需要半個月才能觀察出區別,所以能夠拿來參考的樣本確實還不多。
然后,蕭尋初給出他現階段的結論道“我認為勢的增加與光照有關,而且必須是月光,而如果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勢非但不會增加,反而還會減少。”
葉青聽了,若有所思。
他問“按照你的估算,如果按照勢增長最快的方式,每晚讓黑石積累月光光照,它的勢多久能達到讓你和謝小姐換回去的水平”
蕭尋初苦笑了一下。
無疑,葉師兄問到了關鍵。
蕭尋初回答“最少,也要六百年以上。”
葉青“”
他不自覺地繞院子走動起來,步伐肉眼可見焦躁。
這下一切問題都很清楚了。
黑石能讓師弟和謝小姐交換的原因已經明晰,如何讓黑石達到這種狀態的方法也已經找到。
唯一的問題是
速度不夠快。
以他們目前已知的方法,根本不可能讓蕭尋初和謝知秋在有生之年換回去。
六百年。
那恐怕連兩人的白骨早已都融入泥土之中。
葉青頓時頭大,只覺得眼前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
老祖宗春秋時期就發明了火藥
,但這種東西直到唐朝才被運用于軍事。
新鮮事物的運用發展是很緩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