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不敢再盯著謝知秋的臉看,輕咳一聲,故作鎮定地瞥向別處,以維持不帶雜念的教學狀態。
理論講了不少以后,蕭尋初提議百聞不如一見,主動詢問謝知秋想不想試試做點什么。
“我今日帶來了我以前的手記。”
蕭尋初說著,將另外一本書冊拿了出來。
“都是我剛拜入師門時做過的東西,都不會很難,很適合用來掌握工具。你看看你對哪個感興趣。”
謝知秋聞言,便湊過去看。
她將蕭尋初給的冊子翻了一遍,最后將手指在其中一頁上,問“這個如何,能做出來嗎”
蕭尋初去看謝知秋選了什么,誰知一瞧之下,十分震驚“榔頭”
謝知秋面無表情地頷首。
蕭尋初意外道“為什么是榔頭我還以為你會喜歡毛筆之類的。”
謝知秋回答“毛筆確實更實用,不過這個我看不出是怎么做的。”
謝知秋摩挲著書頁,問“這個做不了”
榔頭的頭部是一個沉重的鐵塊,還需要制作成特定的形狀,一看就很費體力,也和女性的氣質不太相符。
若是讓謝老爺看見,他大概一下就要震悚地質問女孩子做這種東西干什么。
不過蕭尋初只是意外,別的倒沒說什么,尋常道“不會,你妹妹知滿之前也試過。做是能做的,就是耗時久罷了。你先等我一下,我去找材料。”
言罷,蕭尋初竟然真去了。
沒多久,他弄了根兩根拇指寬的鐵條,還有一把鋸子回來。
“你是第一次做,按照圖紙標準來即可。”
蕭尋初用尺量了鐵條的尺寸,在上面做好標記,熟練地拿鋸子沿著尺寸線來回鋸了幾下,弄出一個凹槽。
他耐心地道“你沿著這個槽鋸,形狀等鋸下來再弄。這個的話,體力活比較多,估計得弄個好幾天,這是正常的,中間要是累了就歇歇。”
謝知秋“嗯”了一聲,從蕭尋初手上接過鋸子。
她以前沒用過,樣子頗為生疏。
蕭尋初從背后扶了一下她的手,幫她糾正動作。
謝知秋蹙著眉頭,雙手握住鋸子兩端,嚴肅地拉回拉扯。
來回磨了不知多久,謝知秋忽然停了下來。
蕭尋初一直在注意她,當然馬上發現不對,問“怎么了”
謝知秋道“好像有點不對勁。”
蕭尋初低頭去看她鋸鐵條的路線,然后說“有點鋸偏了。沒事,這是因為鋸子的鋸條太軟,常有的情況。你第一回操作,有偏差不奇怪,你等我一下,我幫你調整一下。”
言罷,蕭尋初又從謝知秋手
上接回鋸子,俯身重新改鋸道。
蕭尋初畢竟是個熟手,做這種事情十分老練,謝知秋在那里磨了半天才鋸下去指甲長的一條線,蕭尋初咔嚓咔嚓一小會兒的功夫,就重新改出一條道來,而且動作流暢漂亮,如同書法家揮毫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