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大軍,著實是個隱患,令他不安。
當下有辛軍在,似乎義軍還沒有針對他的意思。
但將來呢,等辛軍不打了,他們會解散嗎
掌控了這樣的力量,連朝廷都無法擊敗的辛軍,他們卻能輕易擊敗,這會不會讓他們的欲望持續膨脹,開始有更大的圖謀
趙澤越想越是忐忑。
他在屋中踱步幾圈,鄭重考慮之后,決定先行試探一下,召來士兵道“義軍現在何處,可有辦法與他們的大將溝通”
那士兵回答“義軍的行蹤并不與我軍互通,但由于擎天關的辛軍還有去而復返的可能性,所以義軍尚有一部分精銳士兵和傳信兵留在擎天關附近,幫助蕭將軍退敵,若是通過這部分人,應當可以聯系到義軍統帥。”
趙澤琢磨片刻,說“朕會草擬圣旨一份,你們帶去給義軍大將。
“神威義軍,義薄云天,英勇無雙。
“此番擎天關之戰,義軍護國有功,朕深受動容,感激不盡,民間門有此等義士,實乃江山之幸。
“故朕不忍如此義士飄零在外,有意開恩,特招安此軍,令其可為朝廷效力。
“朕欲將軍中大將皆封爵授官,聘以高官厚祿,以救國之將之準論功行賞,食邑萬戶,軍中士兵亦可得賞賜,朕愿賜以土地金銀,以表心意。”
士兵并未聽出此旨兇險,還覺得皇上大方寬和,賞賜的確是義軍應得的,十分高興,領命道“是”
圣旨很快到了擎天關,義軍留守在擎天關的人接旨后,馬上趕回駐軍之地,向謝知秋匯報。
謝知秋聽完圣旨,神情未變。
她并未感到意外,只是在看了圣旨后,感慨地道“這些年,趙澤心眼也長出來不少,都學會在下手之前,先試探獵物了。”
雀兒隱約覺得跟朝廷扯上關系準沒好事,但她瞧著這個圣旨,又不大說得出端倪。
她只得問道“小姐,這話是什么意思”
“義軍抗辛多次取勝,還時常幫助朝廷軍,不但很得民心,在民間門風頭正勁,而且于朝廷有恩。朝廷若是要臉面,就絕不能在這種時候對付義軍。”
謝知秋緩緩言道。
“但義軍的存在,于帝王而言卻是隱患。”
“趙澤這圣旨,表面贊揚封賞,實則暗藏殺機。”
“義軍現在的實際領地有數城和已取回的北地六州,然而名不正言不順,朝廷并不承認。趙澤給的賞賜雖厚,但縱然食邑萬戶,也比不過這真實的江河領土。”
“義軍作為民間門私軍,地位較為尷尬。”
“而趙澤一個皇帝,已經主動出言招安。”
“義軍若是接受,就等于朝廷白得了這數萬精銳兵力,還一下子收復了大量領土和被辛國占據多年的北地六州。所謂給將領的封地,肯定不會是現在義軍已經有統治根基的云城與北地,多半會將所有將士拆開,放到容易監視的地方,可謂頓失實權。”
“但義軍若是拒絕招安,那就明擺著是不服從朝廷的管理,馬上就可以扣上謀逆反賊的帽子,朝廷再要清掃義軍,十分名正言順。”
“朝廷試圖招安過義軍,還打算給予厚賞,可謂寬和大方,在百姓看來已經很有誠意,不會因此導致惡名。而義軍若是拒絕,則顯得居心叵測。”
“趙澤此舉,可謂名聲、利益、消除隱患,三者盡可得之,而讓義軍陷入兩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