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整個人餓得瘦骨嶙峋,泛黃的面頰上,只有一雙大大的棕色眼睛沒有染上泥土的臟跡。
謝知秋凝了一下,然后命人停下車子。
過了一會兒,從謝知秋的車隊里,又有人下來,給了那女孩一點干糧。
小女孩對待謝知秋這群有軍隊護送、服裝言語一看就是南方來的外邦人,神情十分慌張,想要躲開,可目光又始終落在干糧上,喉嚨使勁吞了幾次口水。
最后,她飛快地將干糧一抓,看上去想道謝,可是張了張嘴又沒敢,轉身跑掉,飛快地藏進羊群里。
“想不到辛國也有過得這樣苦的人”
雀兒喃喃道。
盡管兩國關系稱不上好,但這樣小的孩子,實在很難跟戰爭扯上什么關系,更不要說決定自身處境或者雙方局面。
哪怕雀兒有自己的立場,也難以對著這樣的小孩生出敵對情緒。
雀兒想了想,說“我好像有點明白非攻的意思了。
“小姐,其實義軍憑現在的實力打過去,有可能也可以拿回十二州,但是比起付諸武力,小姐選了嘗試與辛國和談,就是因為如果使用暴力手段,無論如何都有可能導致無辜的人卷入其中。
“那樣既會導致雙方死傷無數,也要消耗掉大量財產資源。
“所以,如果能夠通過和談解決的話,肯定比使用武力更好,是嗎”
“”
謝知秋沒有否認,但也沒有承認。
一天下之和,總四海之內。
不損耗一兵一將,就想要天下太平,還妄圖讓四海之人彼此理解、親如一家。
在爭權奪利、你死我亡的世道里,這是何等傲慢而理想化的想法。
可是有這么一條兩全其美的道路擺在眼前,就讓人忍不住想試一下。
當然,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絕非易事。
甚至需要比大戰一場更多的計謀與籌碼。
謝知秋目光一轉,看向那外族小女孩離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辛國。
上京。
“義軍軍師謝知秋”
這日,方國朝廷為解自身兩難之困,通過留在梁城的辛國使者暗中傳遞的書信,幾經周轉,終于趕在以謝知秋為首的使者抵達上京之前,先一步到了辛國的承天圣命皇太后手中。
承天圣命皇太后李貞兒高坐在王座之上,她讀完這封信,眉頭微微向上動了半寸。
“我聽說過這個人。”
她說。
“方國竟然也能有這樣的女人,真是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