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方國義軍的軍力不容小覷,輕易動了謝知秋,恐會招來報復。”
她斟酌而言。
“謝知秋人已經到了辛國,她若在辛國出事,想要栽贓到方國朝廷頭上不容易,義軍也會將我們視作第一敵人。”
“要么就是要拖延義軍那邊的時間,讓他們驚疑不定,不敢冒然行事。”
上官濂一頓。
說實話,辛國這里目前對方國朝廷十分輕視,但確實有點怕義軍。
義軍那兩個蒙面將軍,一個女的一舉就守住了擎天關,此前還數度給了辛軍重創;另一個男的,短短三四個月,竟然就攻下了十二州中的六州
十二州本來就時有叛亂,以至于不太穩定,而那個高大的蒙面將軍竟能想到與當地叛軍聯合的策略,將大批當地人都勸入了義軍。
再加上這群義軍手上有眾多前所未見的恐怖武器,將辛軍引以為傲的騎兵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攻城速度簡直快得驚人。
目前或許是由于謝知秋出使辛國,義軍的攻勢有所緩和。
但要是能不與義軍正面交戰的話,這個時機,上官濂也不太想去觸義軍的霉頭。
他說“嚇住義軍,只怕不易。”
“我有一個方法。”
李貞兒沉下眼神,道。
“這謝知秋敢來辛國和談,我猜她仰仗的是自己背后義軍的軍力,而義軍那近乎夸張的軍力,很大程度上又依賴于他們那些奇特的武器。”
“我本不想在時機不成熟時就拿出底牌,但是若是動用此法,不但能動搖那個謝知秋,令我們有機會從她身上找到破綻,伺機下手,還能威嚇義軍,令其無法輕舉妄動。”
“什么”
“你還記不記得,幾年前,曾有商隊從方國回來后,給我們看過一件有趣的東西”
“謝大人大人不好了”
未到上京,謝知秋尚在赴辛國皇宮的路上,忽有義軍戰士隱姓埋名、冒著巨大的風險越過辛國界線,急急追上他們的出使隊伍,送來急報
“三天前,有一支辛軍偷襲蕭將軍他們的駐扎地,意圖奪回蕭將軍新得的麗州,幸虧蕭將軍反應及時,擊退了辛軍,但是俘虜那支辛軍以后,蕭將軍從他們的武器里,截獲了一件非比尋常的東西”
言罷,那戰士將自己一直抱在懷里的、一件用粗布包裹的細長之物,交給謝知秋。
義軍戰士口中的“蕭將軍”,指的是蕭尋光,蕭尋光如今駐扎在十二州北面,離辛國國境不遠,這才能讓戰士在短短三天之內,就將消息遞到謝知秋這里。
謝知秋將粗布打開,看到里面的武器,不由怔住。
那是一桿突火槍。
然而,說是突火槍,卻不是義軍常用的、出自蕭尋初之手的那種。
而是另外一種,經過明顯改良、造型略有差異、極有可能是辛軍中有能人自行研發的新式突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