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對著桌上的工具,還有經年累月積累下來的大量筆記,已經僵持了近兩個時辰。
規則是由辛國那邊定的,三局兩勝制。
每一局會設置不同的戰爭場景,在一方拿出制敵之器后,另一方必須要在三天之內準備好克制之器,然后在辛國所布置的大型沙盤上當眾進行實戰,誰勝誰負,一看便知。
由于武器乃是國之重器,制作方法極為機密,雙方都不希望自己所擁有的先進武器天機外泄,所以工匠將在各自的工作室中作業,再由弟子將成品送至沙盤演示。
工匠之間不會見面,也不會看到對方的制作過程,一切保密。
第一局將是攻城戰,由辛國東道主先手,蕭尋初制守城器應戰。
對方要展示的攻城武器目前還沒送來,蕭尋初目前實則還不用著急。
只是
“師父還活著的時候,他曾說過,我們師門中所有人都是天資出色的墨家弟子,將來必是能工巧匠,能在墨家術上成就一番造詣。”
“但是唯有宋師兄,師父形容他的才能是神工鬼斧、巧入天工。”
盡管在得到謝知秋的安慰后,他的內心已經沒有那么動搖,但想到對面的對手是宋師兄,他還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很清楚,以宋師兄的才能,絕不是可以輕易戰勝的對手。
可是,要怎么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他該怎么做
蕭尋初的額頭上滲出冷汗。
他閉上眼,開始在虛無的無邊黑暗中整理思路
宋師兄是什么樣的人
他有可能會造出什么樣的攻城器
宋師兄本人性情溫和,連鳥雀都不忍
見其死,可謂善守而不善攻。
憑他的才華,其實做什么都非常出色,但第一局的攻城之器,實則并不算是他的強項。
那么
忽然,蕭尋初的眼前,浮現出了謝知秋的面容。
他微微一怔。
三日后。
辛國宮廷朝殿中,承天皇太后與年少的皇帝高坐在上方,大殿兩邊,辛國群臣成列排開,氣勢逼人。
在朝殿正中間,一個三丈長、三丈寬的大型方正沙盤被擺在朝殿正中間,士兵和城墻已然列好,工藝精湛,宛如一座真正的城池。
今日,正是要在這個沙盤之上,進行第一場軍事推演。
承天皇太后居高臨下俯視著謝知秋,道“方國使者,今日就是比試之日了,你們沒問題吧”
謝知秋又是孤身一人站在辛國朝堂上,她個子本就不算高,站在一眾北地外邦官員中,愈發顯得嬌小。
然而她背脊修直,清傲如竹,在這等場面下,竟也不顯得弱勢,只答“皇太后不必手下留情,謝某愿見其詳。”
承天皇太后掃了她一眼,揮揮手,示意展示辛國的攻城器。
不多時,幾樣蓋著錦布之物,被宮中內侍小心翼翼地搬了上來。
那錦布一揭,在場的辛國官員只怕也是初見此物,俱是驚狀
接著,眾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只見幾輛巨型攻城沖車,整齊地排列在眾人眼前
沙盤推演所用的模型,皆為等比例制作,有城墻作為對比,輕易就能看出此器若是制成實物,該是何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