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后宮女人連血都是冷的。
這話馬佳蕓蘭贊同,她自己也是典型案例,冷血有助于幫忙升職,前朝男人是,后世資本家的血不也一樣。
可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
后宮女人并非個個冷血怪物,總有少數人的心還是暖的,有些姐妹的情誼也比真金更真。
比如庶妃李氏。
馬佳蕓蘭前世和李氏打的交道并不多,甚至因自持家世,曾經對于李氏成為七嬪之首有所嫉妒,覺得她擔當不起,都是眼界局限緣故。
而有了兩世記憶的她,對于李氏的欣賞程度一下子拔高,有點佩服的意味。
且不說李家先祖功業的對錯,那涉及多方面歷史原因,李氏作為后宅女眷小輩也控制不了。
至少李氏絕對是一個才女,身上總有股淡淡的書卷味兒,據說琴棋書畫都有學過,其他不說,琴彈的不比宮里后來那些技師差,畫也是康熙夸贊過的。
有點小驚喜的是可能向滿人學習還沒有裹腳。
李氏也很聰明,入宮沒多久,就敏銳看出康熙不喜看見先祖出自漢人的董李二人交好,果斷鬧翻。
李氏看似和董佳氏王不見王,其實和皇后鈕鈷祿妃的恩怨情仇全然不同。
至少在這種時候,李氏根本得不到好處、還會有罰的情況下,竟還愿意拉董佳氏一把。
李氏的話可不止諷刺董佳氏白眼狼,也是在點醒董佳氏漢人出生的身份,哪怕抬旗也改不了這點。
但這點在康熙中后期可能被打壓緣故,但在前期朝政未安穩,尤其是江南局勢未定下,康熙還需要安撫漢人。
抬出康熙,也是在說只要康熙在,皇后也不會對她下黑手,董氏這一胎至少前期生下來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不知道董佳氏聽懂的是表層意思,還是里層意思。
馬佳蕓蘭根據前世記憶猜測都有,只能說董佳氏演技不錯,宮里真有人把她當笨蛋美人糊弄過去。
也有可能五分真,董佳氏除了演技外,膽小是真,手段也不夠,可惜了李氏為她護航的那份純粹心。
因為李氏的行動絕對有暴露在康熙面前,也意味著至少她不可能有自己的子女,寵愛程度看前朝局勢而定,相當于“吉祥物”一枚。
開弓沒有回頭箭,李家早退不了,只能拼了命往前沖。
馬佳蕓蘭對于李氏印象不錯,但不意味著要與她交好,說白了,在康熙活著時期,與她交好對于自己弊大于利,只能多看幾眼美人念念“難得真善美”。
唉
馬佳蕓蘭覺得自己可能年紀真有點大了,見到熟人總是容易發散性思維,不過神神在在歸神神在在,禮節什么的,基本上不出錯。
況且此時神神在在的不止她一個,只是每個人的神在緣由不同。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雖然未到,但太皇太后的懿旨和賞賜到了。
賞賜很豐厚,懿旨內容是允許納喇氏養著小阿哥。
與塔娜不同在于傳懿旨的人不是普通嬤嬤,而是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這個人的身份可不一般。
她是太皇太后的得力手下,隨太皇太后陪嫁進入皇宮,她可不是普通的嬤嬤,曾經康熙的幼年啟蒙老師,深受康熙的尊重,康熙認她為半個額涅,在宮內誰敢不重視。
皇后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