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伴讀出自滿洲正黃旗,正式馬佳氏這一支,與馬佳蕓蘭有很近的親戚關系。
此人據說騎射技藝很有一手,前世沒有聽說這個人出過漏子,也沒什么功績,非常平穩的一生,和很多馬佳氏子弟一樣。
阿哥侍讀選擇母族的親人在清朝并不是一件少見的事情。
只不過母系往往天生是阿哥自己的助力,有的人便不愿再重新浪費,類似于保清的侍讀不姓納喇氏但和納蘭明珠有關;有的人需要這個關系來增加彼此的親密關系,又比如太子與赫舍里氏。
具體問題問題分析。
馬佳蕓蘭以照顧長瑞為由向康熙提出建議,康熙知道她是個一心惦記孩子的,長瑞搬阿哥所她差點兒沒把鐘粹宮搬過去,且這種安排非特例,便也隨她去。
兩位侍讀這輩子具體如何,更多的還得看長瑞自己。
畢竟御人這件事,他有很多東西都需要自己領悟。
長瑞搬入阿哥所的那一天,三阿哥保清也意思意思帶了自己小太監來幫忙。
一開始,保清明顯口不對心。
如此表現不難猜測他今日的舉動有納喇氏在后面耳提面命,聽話歸聽話,但這落到實處的辦事手段可比他額娘差的老遠。
馬佳蕓蘭對于長瑞很少如上輩子一樣強行干涉,更多是耳濡目染影響,并不吝嗇在孩子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
也因此,長瑞比上輩子更從容,有一點沒變,他對異母兄弟姐妹在潛意識一直有很強的防備心。
小時候更不會掩飾,現在已經學著把兄弟當親戚家小孩兒。
兄弟倆吃了一頓溫鍋素宴。
可能是小孩子裝模作樣并不能持續多久,溫鍋宴后,二人的關系有所緩解,聊天也沒那么僵。
保清講了一些尚書房的事情,但更多還是在說武學課程,講到馬步、布庫、拉弓時,整個人明亮自信不少。
對了,還炫耀他的小馬駒。
長瑞覺得他可比剛剛順眼多了,而且他也起了興致:“二姐姐也得了小馬駒,我也會有一匹嗎”
“二姐姐”保清晃了下腦袋,“那她還不錯,汗阿瑪只會獎給頂天立地的巴圖魯。”
“我也會成為巴圖魯。”長瑞下巴抬高,胸口挺直,不服輸地說。
競爭這不就來了。
以上算得上良性競爭,但有的競爭更可能引來惡果。
第二日早上,長瑞迷迷糊糊起床,懵懵懂懂更衣,直到被冷水一澆,清醒過來,簡單但營養的早膳已備著。
匆匆忙忙往尚書房趕。
長瑞和保清有共同的老師,在一塊兒學保成則另有老師。
要說,區別對待不被發現也罷。
可偏偏長瑞和保清的氛圍多處彌漫著“太子”一詞,下朝康熙考核的時候也一塊兒,當哥哥的兩人還得跟太子弟弟行禮,康熙對待三人也有明顯不同。
處處階級,處處比較。
不止保清,長瑞也很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