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濟吉特氏與赫舍里氏在不知不覺關系有走近。
不過,這可能只是赫舍里氏單方面認為罷。
在博爾濟吉特氏眼中,這個像瓷娃娃的瓷娃娃蒙語不會說,滿語講的慢慢吞吞,還特別黏人,看著她的年紀和個頭,一鞭子甩過去怕把人抽沒了。
簡直麻煩。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看破不說破,在她們眼中,博爾濟吉特能夠在這紫禁城多出一個心性不差的人說說話,也是一件好事。
何況,小赫舍里氏也讓她們懷念起去世的仁孝皇后,赫舍里家且不說如何,赫舍里姐妹是個好的。
謹妃之后是惠妃。
惠妃生下胤禔,胤禔是皇長子,晉升妃位并不奇怪。
是的,皇長子。
這一次除去妃子外,康熙也對宮里存活的阿哥們來了一個重新序齒,即將早夭的阿哥們從排行里摘了出去。
胤禔成了大阿哥,即真正意義上的皇長子;胤祉為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禛四阿哥,胤祁五阿哥,胤祝六阿哥,胤佑七阿哥,胤禩八阿哥。
蝴蝶了,但又沒完全蝴蝶。
公主也一樣。
塔娜格格為大公主,張氏所出的格格為二公主,兆佳氏所出的格格為三公主,蘇佳氏所出的格格為四公主,郭絡羅氏所出的格格為五公主。1
此次大封,惠妃最高興的便是此事,皇長子和大阿哥可太不一樣了。
但對于自己的妃位,居然在榮妃、謹妃后面,內心諸多不服。
甚至無法維持一慣的鎮定,在心中不斷發泄情緒:“本宮的胤禔才是皇長子,榮妃的胤祉永遠也越不過去;瑾妃不過一丫頭片子,才入宮便欺到她頭上去,不過是靠她那短命福薄的姐姐”
平復心情后,惠妃把所有不甘都吞噬在肚子里,面上的微笑再和善不過,面對延禧宮上上下下的賀喜,也大大方方賞了雙倍奉例,再去關心后殿低位妃嬪。
延禧宮后殿共六人,其中身份地位最特別的是衛答應,家世最高、日子過的相對最輕松的卻是小納喇常在。
小納喇常在稀里糊涂這么些年,直到衛貴人入延禧宮,看見一模一樣的手段時,一下子醒悟了。
原來是惠妃
現在的小納喇常在可比以前成長許多,但還不夠聰明,至少她不知道如何突破惠妃的重重封鎖聯系上自己的家人。
即便聯系上,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會選擇誰或者說家人不放棄自己,族人卻不一定,到時候性命都保不住,想明白這些,仿佛花光小納喇氏全部腦子。
蟄伏,蟄伏。
小納喇氏自己不太會,找了個特別會的人模仿衛答應,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惠妃聽說后只當她有新鮮爭寵方法,嗤笑一聲,當個樂子聽過就忘。
小納喇常在與衛答應也開始有一點但又不多的交際。
四妃之末空缺,接下來是六嬪。
榮妃已經晉升妃位,新嬪首便是安嬪,康熙一道圣旨,讓安嬪住入長春宮正殿,相當于變相承認了她嬪首的地位。
很多人對安嬪沒有登上四妃之位是有點詫異的。
第一次大封,安嬪在七嬪中排行第二,雖未生下阿哥,但養了四阿哥和二公主,也算另一種子女俱全。
可康熙卻不想把這個妃位給安嬪,并非針對這個人,而是針對安嬪的背景,且他對此老早便已經開始算計。
李氏子弟在康熙十六年前已經犧牲的差不多了,康熙對于余下的碩果僅存給予體貼關懷,允許他們在家休養。
實際上這一招很賊。
誰都知道危險的戰場早已過去,剩下的更多是錦上添花而已。
康熙把漢人功臣替換下來,也就是防著漢人呢,李家二十年這一次的功勞幾乎為0,也無法論功行賞。
且正如榮妃之前的算計,康熙從登基開始便對于安親王專門有一個小本本計算的,若有機會,定會毫不猶豫咬上一口。